2018年5月5日
校園悲劇隨時發生。我們絕不可能輕視或忽略這個現象,因為生命誠可貴,學童自殺個案一個也絕不可以讓其發生。
近年專家們已陸續發出警告,值得關注。
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單位主任吳錦娟指出,「學生在暑假輕鬆過後或未能適應學習的壓力,故開學初期學生的自殺個案和求助個案均較高。」
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羅亦華也指出,當學子於9月重返校園時,需再一次面對不同的學業壓力,尤其那些情緒較脆弱的學生,很容易因不適應學校生活而輕生。
甚至立法局議員田北辰高調地指出學童自殺個案「情況堪虞,教人感椎心之痛。」
從數據及學校實際情況分析,不難發現開學時段為學童自殺的高峰期。
激發學子鬥志
踏入5月,考試後將迎來暑假,如何在迎接新學期後,防止學子走上絕路?筆者於此忽發奇想:我們可以集合各界力量,為的是實現學童零自殺的願景。
首先報章可以較多報道學童學習的正面新聞,如報道成績較弱的學童如何進步、如何考取理想的公開試成績,藉以激發學子們的鬥志;有關當局亦應盡量設法減輕老師的行政工作,讓老師有較多時間與學生接觸,聆聽他們內心深處的需要;老師於課堂內外盡心教學、協助學生解決疑難;學生及家長若有疑問時可以找老師傾訴,將心中所想與老師分享,共同商討制訂方法解決,然後再將可行及有效方法透過不同途徑展示,讓其他有着相似問題的學生、家長可以借鑑。這樣校園將變成再沒有眼淚的地方,更成為一眾學子快樂的回憶。
筆者的退休同事告知因日本人的遠見,到新的樓宇時總是首要找逃生出口,所以在樓宇出意外時很快很快便能走到出口,讓樓宇出現意外時的死亡率不高。我們應否跟他們學習,讓我們的學子有困難時很快很快便會找到出口,向自殺說不?我們應勇敢地向前推進,讓校園變回「學童笑呵呵,學習人人愛」的樂園。
作者為前五旬節中學老師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初夏開胃菜式 日本宮崎煙肉炒萵筍 |
上一篇: | 新絲路新夢想(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