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4月14日

盧維基醫生 百科齊放

減慢糖尿腎衰竭免洗腎

不少人踏入中年便開始發現患上糖尿病。糖尿病對身體器官的損害不容忽視,以糖尿腎為例,一旦腎病病情惡化至中期,就只能減慢惡化速度,最終可能需要洗腎,若能及早發現並控制病情,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無奈的是,青壯年正值事業拚搏時期,很多人都忽略健康,令腎臟在不知不覺間形成無法逆轉的狀況。

王先生(化名)就是典型例子,他約40歲時已發現糖尿病,但由於工作關係,經常要出外應酬豪飲豪食,並未正視健康狀況,結果僅50多歲,腎功能已被長期過高的血糖侵害至需要定時洗腎。

三大渠道引致

糖尿病之所以會引發腎病,其實是由三大渠道所致,其一是高血糖會令血內胰島素增加,腎臟細胞因而增生,令腎臟變大,腎小球內之壓力隨之上升,慢慢破壞腎小球組織,腎功能隨之受到破壞;其二,糖尿病會增加血管硬化的機會,而血管硬化會影響腎內小動脈,令腎臟血液供應減少,腎臟功能就會轉差,發展至後期更會出現缺血現象;最後是血糖過高會令腎小球細胞的功能受損,無法有效阻擋蛋白尿,使腎臟退化。

當體內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便會從這三個渠道令腎功能持續下降。據最新指引所示,當腎功能下降至約7%便需要洗腎,但這個指引僅供參考,實際情況仍需以醫生評估作準,尤其出現下述末期腎衰竭的症狀,則有可能需要提早洗腎。

腎病早期病徵並不明顯,最初期會出現小量蛋白尿,但因情況輕微,故難以察覺,直至腎功能再惡化,蛋白尿開始增加,患者或會發現小便有泡,另外可能出現腳腫、氣喘、無法平臥;發展至後期可能出現皮膚轉黑但面色蒼白、食慾下降、嘔吐、皮膚痕癢等較嚴重症狀,需要洗腎保命。

一般而言,糖尿病誘發腎病至洗腎需時10年以上,但部分人士因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能縮短至4至5年便出現。因此,及早發現患病並妥善控制糖化血紅素(HbA1c)在6.5以下很重要;若腎功能開始出現問題,可與醫生商討是否可以採用新一代糖尿藥SGLT2抑制劑,研究顯示新藥有助安全控制血糖之餘,更有效減慢腎衰退的速度。只要能於腎病早期及時治療,便毋須擔心洗腎。

作者為腎病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