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3月16日

卡夫卡 圈來圈去

舞台《羅生門》 現代演繹

「真相是什麼?」由日本著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於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羅生門》面世開始,後被國際導演黑澤明改編為電影,以至成為現代生活用語,百餘年來,人們一直繞着這個詰問打轉。小說成了曠世經典,電影也成了影迷們推舉的日本電影代表作。《羅生門》的魅力,更吸引了美國編劇Fay Kanin和Michael Kanin,兩人於1959年將小說改編為舞台劇,更獲提名東尼獎三大獎項。

今年3月,中英劇團將於香港文化中心劇場(3月30日至4月8日),將這部經典電影搬上舞台,並情商香港演藝學院表演系講師黃龍斌擔當導演,以當代手法嶄新演繹這部傳世名作,剖視發掘真相過程中暴露的人性醜惡與迷癡。

小說中的羅生門,指的其實是羅城門,即一個位於日本古代京城棄置屍體的地方。小說講述的是,在這個稱為人間地獄的羅生門,發生了一樁充滿疑點的兇殺案。而事件當中的強盜、武士的鬼魂、武士妻子、樵夫,於憶述案情時,為求自保和展現理想的自己,不惜杜撰謊言,以至每個人口中的所謂事實,均各有不同。

張力逼人

故事中,武士的鬼魂說自己事實上是自殺而死;而武士妻子卻自認為兇手;強盜則自辯稱一切皆由風觸發;然而樵夫又有一個與以上所有均截然不同的版本。眾人自說自話,令人難辨真偽。

為了深挖人性,擅長形體劇場的導演黃龍斌,今次將運用大量形體語言,把劇中豐富的意象多層次地呈現出來。此外,他亦將帶領10位演藝學院表演系學生,配合8位演員演出群戲,強化角色之間對弈的張力。特別一提,今次擔綱演出的三位好戲之人,計有能演能導的中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盧智燊、形象百變的中英台柱胡麗英,以及多次參與中英演出的陳康。

當軟弱的人類面對真相和道德時,事實往往輕易地被扭曲和模糊。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將人間一瞬間變成了地獄。作者芥川龍之介曾如此說道:「人生比地獄還地獄。」來到今天的社會,到底是羅生門前的人間,又抑或是門後的地獄?而我們,又應該如何在時代巨輪中尋找處世之道?

不設布景

作為導演的黃龍斌對於羅生門,有其一套看法,他指,今天社會不時提到的「羅生門效應」,意思是指「人們各自為一己的私慾說謊,而罔顧他人的感受與利益,形成漩渦,不斷綑綁身邊的事與人,將之一併進入地獄。」黃龍斌更坦言,這是他自己當下的經驗。黃從小堅持追尋真相,時時因揭開謊言底下的複雜人心而不快。

在電影《羅生門》裏,黑澤明特意請專人設計及搭建城門作為主景,導演黃龍斌稱,此次的中英版舞台劇則不會有任何布景。這種舞台設計上的斷捨離,乃以虛見實,微觀世界。從表演到幕後,導演都別出心裁,令人期待。

撰文:卡夫卡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