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6日
「阿叔(爸爸),我去讀演藝。」
「乜東東呀?」
「學做戲。」
「咁要唔要錢?」
「有政府資助。」
「嗯,你鍾意就去讀啦!」
頃刻,小女孩感到如在夢中,一個自小就被她詛咒「早死早着」的父親,原來不是想像中乞人憎。
蒼天將所有凡人作弄,當父女關係出現轉機之際,劉玉翠第一年入讀香港演藝學院,卻收到劉父患上肺癌的噩耗……
前無綫電視藝員劉玉翠,真人靚過上鏡,清爽短髮,圓臉大眼配雙酒窩,她在多套古裝劇《天龍八部》、《鹿鼎記》、《西遊記》等的演出至今依然令人回味,近年主力北上拍劇,《楚喬傳》演配角搶戲到一個點,最近回無綫亮相《流行經典50年》,重新演繹1992年派台歌I'm Sorry,功架猶在,大獲好評。
「多謝各位抬舉,只能說目前有音樂人聯絡我,但將來會否多放時間做音樂就隨緣,或者只會錄完歌放上網,分享給知音人,我對這種方式的興趣大一點,出碟就會有壓力,有壓力就無謂。」
她出過兩張大碟,曾獲「第16屆十大中文金曲」的最有前途新人銅獎,網上資料指她得過很多歌唱獎項,但網上資訊未必準確,甚至錯漏百出,記者求證當事人。「當年貪玩參加過港台十九區比賽,試音階段選唱梅艷芳的《孤單》,聲聲跌墜晚風,叮!唱了兩句便聽到殘酷一叮!哈哈,除了校內比賽,我可以澄清在公開歌唱比賽未試過得獎……所以網上說我比賽中獲獎無數是大錯特錯,呵呵!」
「仇人」面前強忍眼淚
網上資訊認真你就輸,關於劉玉翠的個人歷史,幾乎同「小說杜撰」沒分別,例如年幼便經歷喪父之痛,惟她看透紅塵,對坊間的流言蜚語一笑置之。「搬入順天邨前,我們住在九龍城木屋區,家境清貧,經常家嘈屋閉,父母口角是家常便飯,試過小李飛刀、怒飛摺凳,直到18歲那年,爸爸確診肺癌,才無氣再嘈了。」劉父娶了兩個老婆,有17名子女,劉玉翠來自超級大家庭,其母生了9個。
「記得小時候表面上我是嘻嘻哈哈,但是每次父母嘈交、打架,我便會嚇到手心冒汗,日日提心吊膽,我在《五個小孩的校長》的女兒,有句對白是『唔想返到屋企,你哋其中一個打到死咗』,正正是我的兒時心聲。」幕前形象是開心果,劉玉翠自認是「唔開心底」,談到亡父更幾度灑下梨花淚,久久不能說話。
「少不更事,我只是覺得媽媽是受害者,爸爸是加害者,多年來一直恨他,詛咒他快點『趁地淋』,但是長大後發現事實不是想像中那樣,即使爸爸不愛媽媽,不代表爸爸不愛我們。」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父母顧住搵食,根本無時間營造親子關係,她曾經視父親為仇人。「中三那年,我在學校門口吹口哨,剛巧被老師見到,於是馬上下令見家長。」
「我以為今次死硬,怎料爸爸踏出校門沒罵我,第一句反而話『你哋學校咁多餘,連吹口哨都要見家長』,他的反應一時間令我手足無措。」幾十年前的校規嚴到無朋友,也可說是匪夷所思,她拭去眼角淚水再說:「之後去食下午茶,我記得他叫了乾炒牛河,忽然情深款款對我說:『咁多個仔女,阿翠,我最錫你。』」
「嘩,那一刻我只覺得他老土,同時又要死忍眼淚,但又心如刀割,百感交集,我一直咬緊牙關,切忌在仇人面前流淚。」外號「牛肉碎」的劉玉翠,隨後獲悉父親患癌的消息,心完全碎了,卻不懂表達感情,「我沒特別說過什麼,最記得是收到政府資助後,馬上跑到永安百貨,買了一包特價頸巾作父親節禮物,過往我是從來未試過(再次決堤)……對不起,妝也哭花了,我把禮物給他,沒想到他會對我說多謝。」
曾想脫離父女關係
親人之間豈有隔夜仇,兩代之間的恨與怨,通常由誤會產生,甚至造成日後不可彌補的傷痛。「報讀演藝,我估他一定反對,已準備好跟他脫離父女關係,事實同想像剛好相反,其實,爸爸不是我想像般乞人憎,奈何年少時我對他不了解,他已經在能力範圍內給我們最好的東西。」她拭着淚說。
「回想起來,我的母親總是黑口黑臉,不能怪父親每次收工回家都發脾氣,時至今日,我仍然非常惦記着他,曾經內疚,曾經遺憾,現在放下了,深信活好自己,便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她能說出這番話,證明對人生別有一番體會,一切反思和覺悟也許來自10多年前患上的情緒病。
「2003年情況最差,吃了兩年半抗抑鬱藥,之後覺得不能依靠藥物,於是一直上身心靈課堂,找尋人生的答案,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因為每天的經歷就是答案,但逐漸學會把身外物放下、放下、放下。」如果每個人的內心都像動畫《反轉腦朋友》所說住了阿驚、阿樂、阿愁、阿憎和阿燥,劉玉翠過往總與他們怒目相對,但現在已可跟他們和平共處,並與相戀20多年的男友牽手走過高山低谷。「際遇,更好的不需要,更差當然不好,我接受已發生的一切,無悔也無憾。」
事業陷入樽頸位時,她決意離開無綫,嘗試冒一冒險。「我主動要求由全職改為短簽6個騷,人人笑我太瘋癲,我只是不甘一輩子這樣過去,正如年輕時不懂溝通,古裝劇對我的影響最深,當年讓我有機會返內地登台,但都不是最滿意的角色。時至今日唯一收貨的就是《廟街皇后》,我同現實的主角生活了一天,去過舞廳、夜總會和她的家庭,她對一個陌生人赤裸裸地剖白了自己的人生,我帶住一份純粹和感動去演,可一不可再。」
這部1990年上映的電影當年為初出茅廬的她,帶來了金像獎最佳新人獎和最佳女配角獎。
青春就是本錢,率性而為的劉玉翠,畢業後(《廟街皇后》是畢業前拍攝)不是乘勝追擊,馬上進入電影圈,而是花了個半月赴歐洲旅遊,回港不久便加入無綫,其實當年在演藝修讀的是舞台劇,師承今年「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獲終身成就獎的鍾景輝。上周,她有份公布提名名單,今年更設最佳男女主角競猜遊戲,讀者可到網頁rthk.hk/dramaAWARDS2018參與,頒獎禮於4月18日舉行。
劉玉翠上一次演舞台劇已是《情話紫釵》,今年10月會再踏台板,劇目叫The Memory Of Water,暫譯《她媽的葬禮》。
劉玉翠小檔案
出生年份:1966、家庭狀況:未婚
代表作:《廟街皇后》、《天龍八部》、《鹿鼎記》
曾獲主要獎項:金像獎最佳女配角、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撰文:潘天惠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