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2月1日

林創成 嚮往發呆

人工智能恐懼症

人工智能恐懼症是什麼時候在人類世界交叉感染的呢?可能早在八十年代大隻佬阿諾舒華辛力加飾演《未來戰士》已見病徵,也有可能由於超級電腦把所有圍棋高手殺個片甲不留而病況惡化,總而言之,AI這玩意兒愈來愈令人憂心忡忡,說不定終有一日讓血肉之軀嚴重失業,甚至喧賓奪主接管全世界,人頭豬腦淪為奴隸獸。

AI的神乎其神,最近又有一例,竟然有本事初步破解一本無法閱讀的密碼天書。該書名為《伏尼契手稿》(Voynich Manuscript),真正的作者身份不詳,純粹以波蘭裔收藏家Wilfrid Voynich命名。

《伏尼契手稿》以一種古怪文字寫成,附有大量插圖,既有星星月亮太陽,也有裸體女子出浴,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和飛禽走獸亦畫了不少,看來作者是十分認真的,並非胡亂塗鴉。詭異之處乃在於,估計誕生於十五世紀的這本書,至今完全無人讀得懂,語言學家束手無策,解碼專家舉手投降,人人使盡洪荒之力始終不能破譯片言隻字。

人腦派不上用場的時候,電腦翻譯幫到手。加拿大學者Greg Kondrak出動AI運用演算法辨別語言,分析手稿內容,結果譯出有意義的句子:「她向祭司、議院的人、我和人民提出了建議。」按照人工智能的判斷,天書的文字極可能是古希伯來文,為解謎綻現曙光。

本來嘛,有人懷疑該書是煉金術師之類的魔法著作,也有人相信是外星人送給地球人的禮物,但隨着AI大顯神威,手稿內容有機會較為接地氣。不管書中寫的是什麼東東,人工智能再次展示能人所不能之特異功能,能不驚心動魄乎?能不戒慎恐懼乎?

人工智能恐懼症與日俱增,英國物理學家霍金警告,人工智能是文明史上最糟糕之事,人類將會滅絕於機械人手裏。也許,是時候想想如何把人腦和電腦結合,以免坐以待斃。

 

(編者按:林創成著作《嚮往發呆──Major Tom告訴我的97件事》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