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26日

陳春燕 人情味濃

半唐番新思維 活化中茶文化

香港和新加坡經常被互相比較,除了經濟、生活環境,其實兩地都是移民社會。新加坡是個多民族國家,當中華人佔了整體人口的四分之三。經歷一百多年的移民潮後,為當地帶來大批中國移民。

Benjamin(洪立法)是第三代新加坡華人,由父母那代起已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在新加坡生活時受英國、馬來傳統文化影響,青少年時期又去了瑞士、英國留學,Benjamin笑稱自己是個半唐番,對中餐零認知,直至20年前來港,認識本地飲茶文化,卻萌生了活化中餐的想法……

從小到大都不是喜歡坐定定、抄寫讀書的學生,去瑞士讀酒店管理,並且到酒店、餐廳、芝士廠實習,反而啟發了Benjamin另一個興趣。「新加坡讀書壓力比香港還要大。當時鼓吹的風氣是死讀書,可一味讀成績也未必理想,而且升學競爭大,被淘汰的機會很高。可以去外國留學當然快快舉手,當作去玩嘛。」

面對現實

隻身一人去到異地,才發覺理想與現實總有落差。「選擇瑞士時我對這個地方其實一無所知,只知道可以去滑雪,很過癮。真正體驗才知道是兩回事。沒有家人和朋友陪伴、要重新認識新朋友、習慣當地的飲食,會想念新加坡的人與食物。當時我的宿舍樓下就是草原,每隻牛都戴着一個牛鈴,夜晚不停的噹噹聲,吵得睡不着。我還記得以前打電話仍要入硬幣,我就入錢打電話跟家人投訴:『有無搞錯,送我來這裏。』」現在回想,Benjamin也忍不住笑起來。

八九十年代到外國讀書和選擇這一科的華人不多,Benjamin就試過去一間五星級酒店實習,全間酒店只有他一個「黃皮膚」。他接着說:「外國人對於我們的語言能力有很多問號,尤其是打開電視和報紙、在街上行走、坐火車與巴士都是德文的瑞士。以前沒有Google translate,去做實習卻不能溝通怎麼辦,我就被叫到後面去擦銀器,做沒有貼士的工作。」

在外國做服務性行業,貼士很重要,分分鐘等同一個月的人工。因為語言不通,Benjamin被派去做不用跟人接觸的工作,早上負責準備開Buffet,下午落場,晚上再回去收拾。於是他落場時間看電影、抄字幕學德文,又迫自己多開口問,結果3個月來所學的德文比他在學校一年學的還要多,而經理亦終於讓他去招呼客人。

「很多人覺得可以去外國留學,家裏就一定有錢。但其實九十年代在外國留學時,我們是窮學生,都要賺外快。」所以實習以外,Benjamin也會在街頭彈吉他賺錢,「沒有喇叭,你在空曠的街上大叫也沒有用。所以最好的地點是隧道,因為隧道有自然的回音。不過亦不能經常這樣做,因為天氣凍,手就會僵硬。」

落地生根

畢業後,Benjamin沒有回新加坡,反而因朋友說香港的工作機會多而來本地闖天下,結果卻撞上1997年的金融風暴。花了幾個月都找不到酒店的工作,朋友就介紹他去美心見工。

Benjamin坦言:「當時我未聽過美心集團,以為只是賣麵包的舖頭,因為坐地鐵會見到。我還跟朋友說:『我唔想做麵包喎』。」8年間,中餐、市場、營業、銷售、公關部門他都做過,打下了基礎之餘,也啟發了這個半唐番為中餐注入新元素。

之後由迪士尼酒店、小南國、唐宮到自己成立了飲食工房,他創作的Yum Cha、龍麵館及最新的Flamingo Bloom,都可以見到這位新加坡華人對香港文化的情意結。「我對飲茶這件事很有感情,我們無論是平時午飯時間或大時大節都會選擇飲茶,但飲茶亦面臨着老化的趨勢,要延續下去就要活化。而中式茶比英式茶或日式茶其實都精采得多,烏龍有炭焙味,茉莉有花香味。英國人會加奶、檸檬、糖做下午茶,日本人會用抹茶粉做各種食物,中式茶一直以來卻只會加熱水,其實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

四出尋茶

普洱、烏龍茶等傳統中國茶怎麼喝才時髦?Benjamin和太太就從四川、雲南、福建和台灣四個地方的高山茶園挑選了不用農藥的蝶蘭紅茶、胎菊普洱、毛尖苿莉綠茶和油切烏龍茶作為四款基本茶底,再配搭水果、珍珠、奶蓋等重新演繹中式茶。五印茉莉綠茶比傳統的三印茉莉更香,香港少見的蝶蘭紅茶則帶焦糖及花香。除了茶葉,水果、珍珠、蔗糖等材料都經過精挑細選。玫瑰花來自法國、珍珠自家煮、奶蓋加入新鮮紅菜頭,而且全部茶飲不含粉劑、人造色素或香精等添加劑。「我們做食物的精神是保留天然原味,發揮它們的自然本性。比如我們做生果茶,生果一定要夠熟,才會香甜,不用加調味料。」Benjamin續說。

在大集團有人專門做人事、採購、市場,自己創業就要一人包辦。Benjamin笑說:「在大集團打工時,人事有問題可以賴人事部,這裏就要自己負責。」現在與太太一起打拚的他最後又分享道:「有另一半跟你一起做事業是件好事。爭吵的時候一定有,調節就是多點包容。員工和僱主放工就算,但一家人回家還要見面。『吵架和好後感情反而會更加深厚』只是電影的對白,其實太多拗撬並不好。有時講了一些傷害的說話,就算道歉也未必可以修補到,所以要懂得調節,互相包容。」

撰文:陳春燕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