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汪阿姐人到無求膽自大,公然在大台的直播盛宴上,左一句抨擊山頭主義,右一句要求加薪,慷慨陳詞,激勵人心,盡訴打工仔心聲,自然被網民like爆。阿姐不會過時,正如日漸式微的傳統中鋒依然有價有市,君不見車路士冬季全程向他們逐一埋手……
儍的嗎?什麼年代,還說柱躉式中鋒?人家動輒過億尋找奢侈品,上季英超冠軍車路士卻是慳家「淘寶」,清一色劍指高大中鋒,先後對準史篤城老長人高治(Crouch)、韋斯咸的安祖卡路爾(Carroll)、甚至般尼草根前鋒艾殊利班尼斯(Barnes)表達濃厚興趣,可惜要不被拒絕,不然就主動打退堂鼓,直至本周終於接近完成收購羅馬中鋒迪斯高(Dzeko)。
藍軍只斟中鋒
香港多數球迷把Centre-forward(CF)稱之為柱躉式中鋒,背向龍門踢波,主要為隊友撞散防線,腳下功夫未必佳,但必須頂得衝得,制空力是不可或缺的屬性,近代經典有舒利亞(Shearer)、杜奧巴(Drogba)和高路斯(Klose)。與中鋒截然不同的Striker(ST),我們習慣統稱為前鋒或射手,以往的職責是在禁區內捕捉入球機會,屬於濕水欖核,走位靈活,為人熟悉的例子有科拿(Fowler)、奧雲(Owen)、恩沙基(Inzaghi)等。
隨着技術流足球大行其道,連長傳急攻的發祥地英國,也逐漸對中鋒類型的球員棄如敝屣,又或只有全能型強人羅拔利雲度夫斯基(Lewandowski),方能在歐洲一流班霸覓得容身之所。然而,「鐘擺定律」告訴我們,凡事物極必反,藍軍對中鋒求才若渴,解釋到物以稀為貴是金科玉律。
高治月底便滿37歲,芳華已逝;卡路爾擺脫不了傷追人,上季8度列入十字軍名單;班尼斯實力見頂,今季僅入3球,偏偏獲得意大利籍領隊干地(Conte)青睞。好事之徒會揶揄,艾華路莫拉達(Morata)虎頭蛇尾,中看不中用,藍軍才要急忙搶購中鋒,但是干地鍥而不捨地把目標對準CF,甚至不理好醜,但求就手,反映戰術上價值不菲,也是扭轉戰局的後備殺手。
2003/04球季,英超每場傳中球多達51次,近年持續下滑,今季截至上輪僅得38次,相差超過3成。對上10年,英超傳中成功率平均值是30%,今季減至22%。傳中數字減少,原因是效率不佳,數據分析顧問收集2013年至2015年沉底傳中次數約為3.5萬次,意味着平均47次傳中,球隊才能取得進賬,與其盲目斬、斬、斬,不如地面進攻更可靠。
高波效率欠佳
犯錯必須承認,頂波唔好企定,干地覺今是而昨非,深諳柱躉式中鋒的內在價值絕非數據能夠說明,變陣B計劃時特別大派用場,高空轟炸更可令曼城防線變成驚驚豬。很多人說卡路爾是敗家仔,但韋斯咸有他在陣時,90分鐘入球率會由1.13球升至1.51球,折算為每3場比賽便多入一球。你未必懂得欣賞柱男,但蔫豬頭都有盲鼻菩薩,他們依然是城中筍盤。
撰文 : 咖哩略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