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16日

麥肇敬醫生 泌尿科

預防子宮頸癌後遺症

癌症能夠根治當然是好事,但不能忽略可能帶來的後遺症,例如與感冒同屬過濾性病毒的HPV病毒,感染後可潛伏體內,日後可能誘發子宮頸病變甚至演變成子宮頸癌,縱然子宮頸癌並非不治之症,但成功治療後可能會留有手尾,被相關後遺症持續影響。

早期子宮頸癌的治癒機會高,透過手術及電療等治療後,子宮頸癌有機會得到根治,並且不再復發,但這不等於患者能夠享受愉快的生活,原因是一些後遺症可能在十多二十年後才出現,當中有些便需要泌尿科醫生去處理。

首先我們要了解身體的結構。子宮頸被不同的器官包圍,如前後有膀胱和直腸,左右則被髖關節包圍,這些器官和組織可能受到電療的輻射影響,造成的損害未必即時顯現,但在將來帶來各種問題。

除了關節提早退化外,另一最常見的影響是黏膜血管增生。因為電療而產生的微絲血管與身體原有的血管不一樣,增生的血管會擴張及非常脆弱,輕輕碰壓已可引致破損流血。若這情況發生在膀胱便可能造成血尿,輕微及初期時血液會自行凝固及止血,但問題會反覆出現,當血塊增多及積聚在膀胱可造成排尿困難,這時便可能需要放置尿管把血塊洗出,嚴重時更要以手術吸出血塊或以電刀止血。

這些後遺症會不斷復發,難完全治癒,即使以福馬林浸泡膀胱去固定黏膜和血管,但膀胱可能會縮小和失去彈性,帶來尿頻等徵狀。除了膀胱外,直腸也會受到黏膜血管增生影響而出現血便,容易被當成痔瘡,惟痔瘡通常只會導致小量出血,而微絲血管破裂則可導致流血不止及需要輸血。不過,血尿或血便的成因也有很多,患者若曾患病及接受電療,在求醫時應把病歷告知醫生,讓醫生作出正確診斷及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由此可見,HPV感染衍生的問題可以很嚴重,而且可能會延續很久,市民可以選擇接受疫苗,預防感染及相關的癌症。

作者為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