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月3日

陳敬安醫生、林思為 健康專題

身心適應術後飲食模式

在減重手術當中,營養師的角色舉足輕重,不論是術前或是術後,都需要為患者制訂適切的營養餐單,特別是BMI值過高(達40或更高)的超重人士和糖尿病患者,術前減肥避免因脂肪肝而引發併發症,以及幫助其堅定日後控制飲食的意志。

營養師先評估患者平日餐單的營養分布,同時制訂一個800至1000卡路里的極低熱量餐單,令患者迅速減磅5%至10%才進行手術(正常減肥過程需4至6個月)。然而,如遇上危急情況如血壓或血糖指數過高,可能必須於未減磅前做手術,始終要因應個別情況而定。

手術後胃納和某些營養的吸收功能大為減低,此後的4至6個月要按照特殊餐單進食。最初只喝水,然後是清流質無渣滓無奶類成分食物;再轉全流質如營養奶,然後是糊餐。患者此後要長期維持低食量和低熱量飲食,要是蛋白質不足,可引起脫髮、肌肉減少;熱量、微量營養素、纖維素及水分的吸收也要小心維持,以免出現缺水、便秘和胃酸倒流等。情況不佳則會貧血、骨質疏鬆或糖分吸收不良而引發傾食綜合症(Dumping Syndrome)等。

在食量減少的同時,營養師的挑戰是要為患者制訂餐單而確保每口食物都充滿營養所需。

對於曾運動、節食、服藥也不能減磅或不宜的患者,減重手術能有效幫忙改善血糖或其他指數的患者,事前與醫生和營養師充分溝通和制訂進程更能有效堅定意志和謹慎進行療程。一般手術後每2星期要有諮商營養師,繼而每半年或調整至每2年一次。始終患者要建立正確飲食觀,確保能吸收均衡營養,也可能要服用多樣維他命丸來輔助。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