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
數十年難得一見的佛山秋色巡遊,這幾年開始復辦了。先說清楚,佛山秋色並不是秋天的景色,而是一個充滿歷史意義,更集佛山人的聰明、鬼馬可愛和匠心獨運手藝的盛會。這盛會原來和佛山的興衰和一段抗梟保家的故事有關。
妙計退兵
話說明朝時黃蕭養作反,兵臨佛山,但以當時的兵力是沒有能力抵擋黃蕭養的大軍,於是聰明的佛山人偵知敵兵前來的一帶,築了一道以竹木連成的大柵欄,像一座萬里長城似的,更不動聲色在夜裏點着火把巡行,以作疑兵之計,更想到以巡遊的方法,虛張聲勢,到黃蕭養大軍逼近這一晚,在木柵外見到燈火通明,人聲鼎沸,打鑼打鼓,以為佛山人不只有備而來,可能有大軍到境助戰,盤算之下不敢打無把握之仗,就此退兵,讓佛山得以逃過一劫。佛山人為紀念這事便發起每年一次的巡遊,本來叫抗暴巡遊,由於時值秋天,於是改了一個文雅的名字「秋色巡遊」,也稱「出秋色」。
「佛山秋色」的內容豐富,有馬步吹、頭牌宮燈鄉羅傘的精巧紮作,也有舞「大頭佛」、「陸地行舟」的人物故事。金龍銀龍醒獅、車心、鑼鼓櫃、十番,還有花鳥蟲魚古直石山盆栽、石灣公仔的膺品,洋洋大觀目不暇給。何謂「車心」,就是表演者立「車」中,以男扮女裝扮演女性戲劇人物故事;「鑼鼓櫃」就是一個樂隊在吹、打表演後邊隨着一個「櫃」藏鼓和掛着一面鑼;十番就是一個高身鼓,一面小鑼,一雙大鈸和一雙小鈸,就能演奏出一種簡單而又美麗的音樂。
這巡遊隊伍長達數里,觀者如潮,更有觀眾人人可以當裁判,對自己喜愛的表演或工藝品投票以示獎勵,得票多的獲獎項目需於賽會後第二日集中祖廟門前展示公眾評審,以示公正,謂之「晒標」。但最精采的還是那「台面秋色」和「擔頭秋色」,用台面展示各類像蟲盆果、石山、古玩器皿,以及花卉、粵菜點心等工藝品;「擔頭秋色」展示以假亂真的秋色工藝品,如瓜果、魚、蝦、蟹,表演者用擔挑盤載水,沿途叫賣。班哥見過用涼粉製作的塘虱魚,在水盤游來游去,滑不溜手,像真魚,那些盆景上的松針更是逐一黏上去,非常費工夫,令人賞心悅目。
今年有機會觀賞11月3、4日舉辦的秋色大會,感覺是一個大型的花車巡遊和嘉年華會,因為除佛山本地之外,還邀請了泛珠三角的江西、湖南、福建、雲南和外國友好城市的民族特色表演,非常熱鬧,但熱鬧的場面背後就是欠缺了真正老佛山的秋色味道,有新不如舊的感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幻彩大巡遊展現城區特色名勝 |
上一篇: | 老秤收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