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2月1日

陳煥堂醫生 杏林手記

生育 不再「跟閻羅王隔張紙」

在醫學世界內,產科是一個「開心」的專科。嬰兒離開母體呱呱落地,父母迎接新生命那份喜悅和感動,是我們產科團隊最大的原動力。政府統計數字顯示,2016年全港約有6萬名嬰兒出生,養和醫院就接生了3000多名嬰兒。曾幾何時,有人比喻「生孩子就像是與閻羅王隔張紙」,可見以前不少人視生育為「高危動作」。

不過,近年隨着產科不斷進步,無論嬰兒的夭折率,以至孕婦從懷孕直至生產期間的風險皆已大大降低。這與社會大眾更重視產前檢查,及醫學科技迅速發展有關。

數十年前,本港婦女並不注重產前檢查,即使有去看醫生的,都只是由醫生作人手檢查。及至超聲波檢查於七十年代中引入,自此產前檢查更趨完善,亦衍生出母胎醫學等新的分科。

超聲波幫助發現異常

現時醫生主要利用非入侵性敏兒安Safe T21產前唐氏綜合症篩查,檢查早或中孕期孕婦血液樣本中胎兒的DNA,準確度高。如結果未能確定,便會利用超聲波量度胎兒頸皮厚度,為11至14周的孕婦作早孕期一站式唐氏綜合症篩查。倘驗出頸皮過厚,孕婦可選擇接受絨毛膜活檢或羊膜穿刺術,進一步確認胎兒是否有任何異常。絨毛膜活檢或羊膜穿刺術屬入侵性檢查,有一定風險。

另外,檢測胎兒結構的造影技術亦已進化至三維及四維,除提供二維胎兒結構性超聲波作比較胎兒器官長度及大小外,較新的三維及四維造影,更能讓醫生及準父母於早孕期觀察胎兒輪廓。

早年的結構性超聲波存在解像度不足的情況,僅能分辨胎兒性別、四肢及頭部是否發育健全。新一代超聲波儀器則有所不同,解像度之高,連胎兒心瓣都可以清晰看見,有助及早發現任何結構異常,盡早應對。由於現代女性有些較遲懷孕,高齡產婦的胎兒異常率較高,若能早些得知嬰兒發育正常,固然可以舒一口氣:即使發現情況有異,亦可因應胎兒情況先行轉介兒科或其他專科醫生,提前商討胎兒出生後的治療方案,作好準備。

早孕期結構超聲波雖不能取代中孕期結構超聲波檢查,惟足以讓準父母安心,靜待新生命來臨。

由懷孕到瓜熟蒂落,在這段時間內,不少準父母都面對一條選擇題:就是用何種方法產嬰呢?剖腹好還是自然生好呢?2016年,養和醫院產科部處理逾3400宗個案,當中剖腹分娩及陰道分娩各佔六成及四成。在剖腹分娩方面,超過98%採用局部麻醉/脊椎麻醉,而逾八成選擇陰道分娩的產婦,都會接受硬脊膜外腔止痛術作無痛分娩。

除2013年外,自2011年起至今,我們每年平均有逾千宗陰道分娩,佔分娩數字的比重逐年增加。其中使用硬脊膜外腔止痛術的個案,更由2011年約67%升至2016年逾80%。這與公眾對無痛分娩了解日增不無關係,在醫生、朋友及其他產婦的鼓勵下,愈來愈多人選擇無痛分娩。

籌備初生嬰兒科團隊

體外受孕服務亦在過去20年更為社會受落,獲得更多家庭採用,同時這方面的科技發展亦日見成熟,受孕率處於高水平。現時採用的「全時監察胚胎培養儀」能全程觀察,及拍攝精卵結合後胚胎在培養箱的發育情況,以便選出最優質的胚胎植入母體,提高成功率。

另一方面,「新一代基因排序技術」(NGS)亦可應用於進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查」(PGS)及「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PGS可以檢查受孕胚胎細胞的染色體是否正常,適用於多次體外受孕失敗或流產人士;而PGD則可協助有家族遺傳病史的夫婦,診斷胚胎成形後會否有唐氏綜合症、地中海貧血、染色體易位等等。PGS和PGD均有助選擇合適並正常的胚胎植入母體着床,據2016年數據顯示,受孕率成功提升至五成多,亦可減低胎兒患上嚴重遺傳病的風險。香港首名採用NGS進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而成功誕下的嬰兒,於2016年4月在養和醫院出生。

嬰兒如要在34周或之前出生,醫生現時都會將孕婦轉介至公立醫院,讓未足月的嬰兒在公立醫院的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接受觀察。礙於資源及個案數目所限,私家醫院現時未能提供同等規格的新生嬰兒服務。

懷孕產子是一件樂事,當然不想有半點差池。我們現正籌備成立一隊以初生嬰兒科專科醫生為首的專業團隊,協助其他醫生處理分娩時出現的突發情況,及為34至37周出生,但因孖胎、心跳異常等原因而要接受監察的嬰兒提供特別專科護理,令孕婦與嬰兒多一份安心和保障。

另外,醫院亦計劃為駐院醫生及產房護士提供初生嬰兒急救等專項培訓,必要時可以提供協助,加強初生嬰兒護理服務。

時至今日,資訊發達,不少孕婦都對生育及分娩安排另有見解,積極與醫生商量各個細節。作為一個婦產科醫生,數十年來接生過數以百計的嬰兒,早前我就在養和護士學校的畢業禮上,巧遇兩個九十後的小妮子,傾談後發現原來她們都是由我接生,日後有機會跟她們在醫院碰面及合作,感覺很是特別呢。在未來的日子,我期望繼續協助醫院好好培養新一代婦產科醫生接班,與團隊繼續邁步向前,提供更佳服務。

撰文:陳煥堂醫生_養和醫院副院長暨婦女健康及產科部主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