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2日
當你用手按壓肘尖後方的尺神經溝,有否感覺到強烈麻痹?當你盤腿打坐時間過長,站起來雙腿有麻木嗎?那是神經受壓迫後所產生的麻痹感。你同時會有痛感嗎?沒有!我想說的是,當我們神經受壓迫,我們只會有麻痹而無疼痛。
坐骨神經痛是非常普遍的痛症。現代醫學大多認為此症源於坐骨神經受壓迫。為何坐骨神經受壓迫?主因是腰椎骨性退化。骨性退化的常見類型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突出的髓核壓到神經根就產生腰腿痛。
有疼痛沒有痹
日常生活中,腰椎間盤突出所誘發的坐骨神經痛,往往在一瞬間的咳嗽或打噴嚏急速呈現。又或者,病者在長期姿勢不正確下積累勞損,或工作關係必須反覆彎腰,都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原因。
話說回頭,倘若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神經受壓迫所造成的話,神經出現的表徵應該是麻痹而非疼痛,然而臨床上,大部分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說的是痛,而非痹。此痛大多出現於臀部肌肉、大腿外側及小腿下端外側。
「浮針」創始人符仲華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不一定由腰椎間盤突出所造成。腰椎間盤突出也未必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腰腿痛,有可能源自「患肌」。患肌是指一些軟組織在某情況下長期繃緊而不放鬆,這患肌造成肌肉的應力效應,倒過來造就骨性退化以致椎間盤突出。持久的患肌進一步造成頑固性疼痛。只要消除患肌,疼痛便馬上消失。此觀點見於符仲華《浮針醫學綱要》(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6),頁230。
35歲的蘇先生被西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你痛了多長時間?」我問。「差不多兩個月了!」他摸着右側腰說。「你有痹嗎?」「沒有明顯痹感,只是冤冤痛痛!」「不適感有下傳大小腿嗎?」「沒有。大小腿沒事。」他稍作腿部活動後答。「那你什麼動作會痛呢?」我繼續問。
彎腰10度即痛
蘇先生轉腰正常,只是向前輕微彎腰約10度就痛了。我請他仰臥提腿檢測後再俯臥,當我按壓其髂腰韌帶,他只有輕微壓痛。然而,如我所料,他兩側腰部臀大肌、腰方肌都有幾塊患肌,右側明顯。
我在蘇先生的兩側髂脊各扎浮針,把患肌「掃散」並「再灌注」,再請他站起來。我說:「現在試彎腰吧!」他依我指示彎腰,高興他答:「咦,好多了,不痛了!」我說:「你是患肌造成的,不難醫治!你來三次就可以了。」
蘇先生隔天覆診,腰不痛了,只餘下肌肉繃緊;我再用浮針。第三次,他彎腰雙手能觸地,我只為他作鞏固治療。
作者為註冊中醫(針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