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9月18日

黃獎 藝文評論

矢口史靖愈來愈貼大自然

矢口史靖在3年前導演的《戀上春樹》,可以說是充滿靈氣卻又缺乏市場魅力的作品,動人但「不合時宜」,非常可惜。今年的《求生走佬Family》,卻取得兩者平衡,值得欣喜。

先講《戀》片,男主角是個廢青,學業愛情同時失意,去到傳統的鄉村從事林務見習生,帶領觀眾感受那些鄉村的生活習性及價值觀,過程中有不少自虐式的笑點,坦白說,一時間不易感受到簡樸生活的愜意。

在電影中後段,男主角與前輩們將一株百年古樹伐下,然後在伐木市場拍賣,才發現這種高質木材價值不菲,一棵樹就賺了80萬日圓。小伙子計計數,滿山遍野都是這種樹,依照這個計算,豈非坐擁數十億家財?老闆卻說,林務不是這樣的生意,現在伐的樹,是先祖們百多年前種下的,為了後世村民的福祉,不能一次過收成。反而,現在伐木的同時,還要繼續種樹,保證百年後的村民繼續可以生活。這種精神,我有一種開了眼界的感覺,只是稍嫌他有點「畫公仔畫出腸」。

今年的《求》片,訊息和《戀》片脈絡相同,但改用荒誕處境劇來拍,效果比想像中還要透徹!

中段開始發揮主題

《求》片抓住「如果世界沒有電」的古怪概念來發揮,所有電都沒有了,包括電芯也沒有電,而汽車因為沒有電池來打火,也無法開動,更遑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了。同樣是都市人過原始生活的套路,不過,今次是全世界一起去經歷,笑點更多。

故事主人翁一家四口,父母是普通的上班族;一對兒女是離不開手機電腦的低頭族。停電了,老爸的地位頓時崩塌,他本來自以為一家之主,但原始世界的求生技巧一竅不通(看他鑽木取火,超有喜感)。反而媽媽的主婦型智慧,卻是他們賴以為生的關鍵。

故事來到中段,才開始發揮主題,當一家人離開了文明生活,關係反而密切了,大家都做真正的自己,毋須裝腔作勢,觀眾逐漸心領神會,知道在一堆笑話之間,導演展示了一個訊息:人類的自然天性,需要在甩開科技物慾之後,才可以健康成長。

看到老爸丟棄那束假髮,展示地中海髮型時,主題清晰而不落俗套,他甚至毋須用一句對白來說明主旨,大師級的風範。

看慣災難片,都知道大家初期均會盡力守着本身的崗位;日子久了,原來的秩序逐漸失守,暴亂搶掠就來了。矢口史靖的鏡頭下,日本人的紀律性令人意外,災民只是打算遷徒到鄉下,過一些不用依賴科技的生活。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所有人在大變故中都能夠保持幽默感。他們上了蒸氣火車,在隧道裏不懂關窗,全車的乘客都給濃煙熏得蓬頭垢面,鏡頭裏過百人一起大笑,沒有指摘沒有謾罵,令人感動也令人欣賞!也許,我們都嚮往這種沒有撕裂的社會狀態。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