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4日
尿路結石指的是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的結石。在香港,尿路結石十分普遍,絕對不容忽視。
不同患者的病徵可以有極大分別,有些人完全不察覺結石的存在,但亦有可能引致血尿、腰部劇痛,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常見的結石種類,包括純草酸鈣結石、混合草酸鈣與磷酸鈣結石、感染性結石及尿酸結石等。
一名60歲男士右腰出現「陰陰痛」跡象,他兩三年前右腰及腹部曾經劇痛,其後因疼痛減輕,故不了了之,這次因十分痛楚,與醫生商討後入院檢查,經電腦掃描發現右側嚴重腎積水,原來是輸尿管結石造成右腎嚴重堵塞,入院後兩天更突發高燒,患上敗血性休克,經診斷出現腎積膿,須緊急插管放膿,結果需要以腹腔鏡微創腎切除。
臨床上,不時有患者認為即使被診斷有腎結石問題,若無疼痛徵狀,仍可毋須理會,或依舊維持現時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部分患者甚至抱有想法,認為待疼痛時才去接受超聲波體外碎石便可一勞永逸,其實這種觀念並不正確。腎石治療的效果及成功率主要取決於結石的體積、硬度/密度、結石的位置與數量等,若在確診後對病情不加理會,結石增大、變硬或數量增多等,都會令治療難度提升,甚至因此不適用體外碎石治療。
過往,要治療尿路結石,開放式手術是唯一方法,但隨着醫學進步,現時可以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減少手術帶來的創傷,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早期和細小的結石,也能及早治療。
結石治療需要一個複合方案,體外碎石與多種微創技術互補長短,不同病人的最佳治療方法可能完全不同,但及早診斷及處理,可令治療更有效率,配合飲食調節,有效減低結石的威脅。
市民應每天多喝清水、少食內臟及海產類食品;如有徵狀出現,應及早通知醫生。
作者為泌尿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