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4日
最近,實體零售世界出現兩個很大的變化,二○一七年第一季至今,美國零售業彷彿進入了一個黑夜的極地裏,一間又一間歷史悠久的實體門市倒閉了,其中Macy's梅西百貨宣布關閉六十八間門店,裁員一萬人,英國馬莎百貨也關閉了五十幾間海外分店。老牌Ralph Lauren Polo連最重要的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也關閉了,展開二億五千萬美元的重整,MK關閉全球百多間分店,以性感震波的美國品牌連鎖A&F全球業績下滑,從去年底至今,連續關閉香港及南韓的旗艦店。
到目前為止,美國店舖關閉的速度已超越二○○八年金融海嘯的同期,今年宣布關閉的店舖約二千八百八十間,去年同期是一千一百五十三間,是去年同期二點五倍,由此推算,今年年尾會有超過八千間店舖關閉,二○○八年只是六千二百間。
從網絡起家的零售業者,雖然沒有預期逐漸完全取代實體店,不過一波又一波的攻勢,線上延伸到地下,靠入股、收購,從線上伸延到線下,新零售時代確實地實現了。
時至今日,實體店的玩法已經不同,Amazon在全美開書店,Amazon Go全面推進新形態的超市,以免結賬的創新震撼世界。眼鏡電商Warby Parker早在四年前就在紐約開設旗艦店,今年還要多開二十五間總數達到七十間。
阿里巴巴宣布和有三千間門市的上海百聯集團展開合作,會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大家耳熟能詳的零售技術,放在實體門店中,而百聯亦會支援支付寶,物流配送則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合作,由此可見未來的世界,並不存在實體商店和線上零售商店博弈,而是一場品牌戰爭。死的,是平庸的購物體驗。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