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5月23日

陳仲謀醫生 身心掃描

再談香港精神健康普查報告

上期詳細談及《香港精神病普查報告》(下稱《普查》)的重點(例如發病率),並說明了它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大規模的精神病普查,結果應該得到有關人士的高度重視,而以此作為長遠精神健康服務策劃的參考資料。

筆者在《普查》中,特別找出其中5個指示和提議,希望與有識之士及普羅大眾共同研究,目的是拋磚引玉,引起全港市民的注意。本人認為《普查》的建議,對所有持份者可算是一種啟示,足以引令我們有反思的空間和提出嶄新建議的機會:

第一:香港的精神健康問題,十分接近其他經濟發達地區,例如澳洲、紐西蘭等國。在這些先進地區,市民的發病原因都是大同小異,多源於內在和外在的刺激,互為因果,而產生各種輕重不一的精神問題(Psychiatric Disorder)。報告提議政府應在社會各個層面介入,特別是在經濟方面,對有需要的人士給予積極的支持。本人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因為精神病康復者的就業和住房,一向都是難以突破的困局,為免他們因此而病情復發,或許這是「其中一種解決方法」。

加強公眾教育

第二:提倡恒常運動,對防禦精神病發生有莫大的裨益。世界衞生組織(WHO)早已建議全球人類,每一星期進行最少3次有氧運動,每次都要超過半小時,這幾乎對所有疾病都有預防的作用。上述的建議已經「老掉牙」了,而最重要的是香港政府在促進市民做運動的誘因是否足夠?香港人每周工作時間之長,在全世界穩坐三甲之內,而草根階層為口奔馳,營營役役,何來有心情使用康文署提供的健身休憩設施?

第三:對於應付常見的「精神病」(Common Mental Disorder, CMD),前線工作人員的工作十分沉重,醫管局和衞生署都必須對前線的工作人員作出額外的鼓勵和嘉許,以減低流失率。公營醫院的專科醫生和護士的嚴重不足,使工作量有增無減,才是問題的死結。

第四:如果發現CMD的患者同時染上其他疾病,當然也包括精神病,前線醫護人員便要立即轉送他們進入有關的專科接受適切的治療。這牽涉前線人員有沒有足夠的訓練和警覺性。

第五:要更好處理嚴重的精神病個案,便要投放更多資源及制訂詳細的治療復康計劃。《普查》顯示很多嚴重的精神病患者都得不到全面和適當的照顧。報告還提出了相應的「公眾教育」建議,目標是針對市民對精神病的誤解,消除對病人的歧視和恐懼,減低所有不公平的標籤和污名作用,使患者不再諱疾忌醫,更能及早接受公營和志願組織推行的治療和康復服務的支援。上述的改革會涉及社會多個層面,必須有一個法定的統籌機構,才有足夠力量去推行。

眾所周知,香港和其他先進國家,都首先以普通科/家庭專科醫生處理CMD和輕度情緒病的病人。這種做法是正常的,但香港的第一線醫療服務,相較澳洲似乎尚有不足。港大和中大的醫學院,相對是較不重視精神醫學科的教授,這個弊病會延續到實習和初級醫生的訓練。這種多年的積病陋習,使到一部分普通科醫生,無論在醫院工作或私人執業,都未能掌握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去有效治理CMD病人並及時作出轉介。

兩所醫學院為了應付社會的需求,先後開辦了部分深造文憑,訓練有興趣的在職醫生研習「社區精神醫學」,希望稍解燃眉之急。這種「深造文憑」和內外全科醫學士不同,並非由政府資助和監管,質素可能會有參差。所以,當精神科專科醫生在未來十數年都會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政府一定要考慮全面介入(例如:提供學費津貼和增加臨床實習機會),以增加兩大學頒發「深造文憑」的認受性。這顯然會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醫生和病人同樣受惠。

納入常規課程

最後,筆者想談論《普查》所提及,但是着墨不多的「公眾教育」建議。「預防勝於治療」是人所共知的,而教育是最有效的工具,也是不爭的事實。衞生署近期在電視和報紙大事宣傳有關的訊息,是正確邁出了第一步,但在媒體上的宣傳工作,既不能持久又不能全面,對事不關己的受眾影響不大。要有持續穩固的效果,將精神健康教育列入常規課程是有必要性的。

筆者知道衞生署有撥款編印宣傳小冊子、張貼海報和派員到全港的中小學進行有關的講座。這些工作固然有相當的效用,但對大部分青少年人來說,總是搔不着癢處,因為他們暫時未必有情緒的困擾。教育工作絕不能急功近利,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細水長流,使學生可以一世受用。精神出現問題,在每一個年齡組別都會發生,針對性而持續的防禦便應該愈早進行愈好。

筆者認為教育局需考慮將「精神健康教育」納入高小及初中的常規課程,而不是走馬看花的單次講座或雜亂無章的宣傳刊物。正規的課程是有規劃的課堂、編訂的課程、定期評鑑(測驗和考試)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課程內容包括:什麼是情緒?情緒問題/困擾?怎樣認識和面對壓力?怎樣去尋求協助?

學生如果能及早認識精神健康,就會減少不必要的歧視、自卑和恐懼,對他們的成長過程增添一層保障,還可以惠及家人朋友,改造社會風氣,避免諱疾忌醫,可謂功德無量。

至於《普查》和《香港精神健康檢討委員會報告》兩者之間的呼應,留待下期討論。

撰文: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