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
香港歌劇院於5月5至7日一連演出3場羅西尼《塞維爾理髮師》,由羅馬歌劇院製作,國際、香港歌唱家、香港小交響樂團(小交)、香港舞蹈團及香港歌劇院合唱團聯合演出。整個製作,包括導演、編舞、舞台設計、服裝、燈光等都是羅馬歌劇院派來的人員,合唱團、小交則是香港的,古鍵琴演奏家也是香港的,而小交的指揮則是羅馬派來的Roberto Gianola。
羅西尼(1792-1868)廢棄了莫扎特(1756-1791)歌劇裏的「乾誦」(recitativo secco),代之以宣敍調,而羅西尼的宣敍調是由古鍵琴甚至樂隊來伴奏的。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首演於1786年,而羅西尼的《塞維爾理髮師》則首演於1816年,相隔30年!有趣的是,《費加羅的婚禮》劇本是《塞維爾理髮師》劇本同一法國劇作家Pierre de Beaumarchais的作品,前者寫於1778年,是後者(寫於1775年)的續編!2部歌劇都比劇本更優秀、更傳世!
在羅西尼寫《塞維爾理髮師》之前,已有8位作曲家寫過這部作品,但在200多年之後,只剩下莫扎特和羅西尼這2部理髮師歌劇作品!
筆者看的是5月5日第一場演出,十分欣賞幾位歌唱家的演和唱。幾位主要角色都有相當好的表現,包括飾演巴托羅醫生的男低音Kevin Glavin,演和唱皆好,咬字清晰,音色音量靚麗,將這位小心眼的醫生演得活靈活現,經常引起觀眾的掌聲;飾演費加羅的男中音Steven LaBrie,場刊介紹他有「優美的音色和戲劇感染力」,若能多點喜劇角色的演技,效果當會更佳;飾演女主角羅西娜的女高音Stephanie Lauricella表現平平,反而飾演巴托羅醫生的私人秘書貝塔的上海音樂學院與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的女高音張倩表現突出,深受觀眾觀迎,獲得不少掌聲;飾演阿爾瑪維瓦伯爵的男高音Edoardo Milletti的音色甜美,但缺乏穿透力;飾演音樂教師唐巴西里奧的男低音Kevin Thompson表現神經兮兮的,音色低沉雄厚,演出頗有喜劇效果。
香港歌劇院合唱團與小交在Roberto Giamola的指揮下,生氣勃勃;葉亦詩的古鍵琴伴奏,聲音雖然不大,但十分清晰,將觀眾帶到歐洲的十九世紀初,古意盎然。
製作及演出俱佳
筆者曾在意大利和英國多次看過《塞維爾理髮師》,這次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的屬於大製作,舞台設計固然多姿多采,合唱和舞蹈團,以及模型鋼琴和為羅西娜而製的「鳥籠」,令舞台有充實感。不僅獨唱、合唱、樂隊的音響充滿劇院的空間,舞台上的演員、舞蹈員和「鳥籠」與「鋼琴」,無不令觀眾感到既熱鬧好玩又快樂開心,值得恭賀導演Lorenzo Mariani和他的團隊所付出的努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文藝活動預告 |
上一篇: | 葉童演舞台劇 重新找回一團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