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4月14日

袁康就博士 氣療百病

梳化坐出坐骨神經痛

現代文明給生活幫上不少忙。筆者出生的五六十年代,家中有一部電視機可不容易,當時對外資訊只靠一部收音機。那時大部分香港人生活艱苦,家裏枱凳全是木製,梳化是後來的文明產物。

今日文明產業中,有兩件東西別具殺傷力。其一是智能手機,它讓低頭族急劇增加,頸膊痛症特別多。其二是梳化的發明,造就不少坐骨神經痛患者。

劉先生就是這個梳化受害人之一。劉先生患坐骨神經痛7年,看過不少醫生,講得出的醫療樣式都試過。針灸嗎?我絕對不是第一個。他的檢驗報告一大疊,要看什麼有什麼!他患的是腰椎間盤突出型的坐骨神經痛,右腳痹痛懨懨悶悶,時好時壞,每遇天氣轉變又似風濕發作,痹痛加劇,影響睡眠。

「你在家中是否喜歡坐梳化?」我開口便問。「是,有關係嗎?」他有點奇怪。「那你坐時靠背有個咕𠱸吧?」「有,一直用着咕𠱸的!」「前面有個小凳放腳嗎?」「有呀,間中我也會用它。」「那你就坐得很舒服了?」「舒服!每晚放工後就是這樣看電視,有問題嗎?」這世上最幸福的就潛伏着最不幸的,最舒服的就隱藏着最痛苦的。「你這坐姿就是你坐骨神經痛的致病源頭!」

椎間盤突出

梳化是現代商品,設計者要設計出一張能吸引你去買的梳化,一定要做到你覺得舒服!一張直立椅背的酸枝凳,你一定要正正經經的坐,四平八穩,坐不舒服,但你絕不會坐出個坐骨神經痛來!

當我們坐在梳化上,後面放一個咕𠱸,腰椎的生理弧度便隨之改變,成反弓形,椎間盤會突出,長時間維持這個姿勢會誘發坐骨神經痛。更甚者,我們在腳下再加一個踏凳子,讓兩條腿抬高,感覺好像更加舒服,但這只會催化坐骨神經痛的形成。

劉先生的痹痛已下達腳趾,MRI確定L4/5明顯的椎間盤突出,壓到神經。我請劉先生側臥床上,選定幾個穴位, 包括臀上對治這個痹症不可或缺的環跳穴,針上加灸。「你這個椎間盤突出形態的坐骨神經痛是眾多形態中最麻煩的一種,治療需時,你有心理準備最少做2個療程共20次!」劉先生無奈地點頭。

他依我指示持續針灸,到第12、13次時痹痛已經消失,我鼓勵他不要停止針灸,未到穩定期而終止療程,有復發危機。劉先生總共針完2個療程,最後我建議他持續游泳半年,徹底治癒7年的坐骨神經痛。

作者為註冊中醫(針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