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2月14日

黃喆、韓潤疇 健康專題

中國醫療衞生體制變遷和中國農村家庭健康

中國經濟增長迅速,但城鄉發展不均衡,令人口從農村流向城市,加速農村人口老化,加重了養老和醫療負擔,而隔代育兒的情況亦日漸普遍。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在城市面對許多挑戰,他們回流農村時也衍生不少健康問題。中國政府為回應社會變化,自2003年起逐步改善醫療保障制度和醫療服務供應。了解現今中國醫療衞生體制和農村健康議題,有助從側面加深認識變遷中的中國社會和國家。

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工作,對留守農村人口的身體、精神和社會3方面均有不良影響。農村流失青壯年尤其男性為主的勞動力,除影響農業產量外,也加重留守家中老人和婦女的農務負擔,增加身體受傷的風險。亦有研究指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因意外而致傷患的比例,遠高於有父母照顧的同齡兒童。夫妻長期分離容易影響婚姻關係,而農村雙親外出打工的家庭比單親更多,亦加劇留守兒童和老人的精神及社會問題。

人口流動增疾病風險

農民流入城市工作既有利於提高家庭收入、擺脫貧窮,又有助推動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不過,農村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和知識水平較城市人口低,職業技能培訓一般較少,導致農村人口在城市無論生活、就業和發展都存在許多困難,衞生習慣、社會規範及權益保障均造成極大挑戰。

新一代農村人口繼續流入城市,老一代不得不退出城市的勞動力市場。老一代由於學歷偏低,大多只能從事建築等體力勞動工作,因而成為職業性損傷或殘疾的高危人群,一旦發生意外,便會因殘疾或喪失勞動能力而被迫回鄉。

外出勞動力人口回鄉後雖然帶來積蓄、技術及城市化的思想觀念,但往往也伴隨健康問題和疾病風險。離鄉打工的勞動人口,往往在人煙稠密、環境惡劣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令他們成為罹患多種傳染病的高危人群;回鄉後,容易把疾病如血吸蟲病和結核病傳染給其他村民。他們又因為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長期病患的風險倍增。一些非傳染性長期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氣管問題和各種癌症等,成了中年農村人口的重大健康問題。

城鄉人口流動,加上原來農村醫療制度隨農村體制改革解體,農村家庭健康漸成社會重要議題。2003年,中國政府開始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農合),為針對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險計劃。新農合由政府組織,透過農民個人繳費、政府財政補助和集體扶持等多種渠道進行醫療融資,農民可自願參加。

改革緩農民醫療問題

試行初期農民每人每年繳費10元(人民幣.下同),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資助10元(共20元);2013年,個人繳費為每年90元,政府的資助則達320元。雖然新農合屬自由參與性質,但由於此制度提高了政府資助,並擴展了補償的範圍,包括從小額醫療費用補貼到重病和慢性非傳染病的住院費用,受到農民普遍支持。截至2014年,參與新農合的農村人口達7.36億,參與率為98.9%。

改革開放前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旨在改變農村缺醫少藥的局面,以小病治療為主。新農合則配合農村疾病譜的變化,以重病和慢性非傳染病的醫藥和住院費用補償為主,大大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問題。

雖然新農合提高了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但城鄉之間的醫療衞生資源仍然存在極大差距。根據《2015中國衞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城市平均每千人口有3.54名執業醫師(包括執業助理醫師)和4.3名註冊護士,但農村則分別只有1.51名和1.31名;城市平均每千人口可享有6.88張病床,農村則只有3.11張。2013年城市人均衞生費用總支出為3234.1元,農村為1274.4元,相差達2.5倍。隨着經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不斷加深,城鄉發展呈現兩極化的趨勢,在衞生服務的可及性方面,城鄉差距逐漸擴大。同樣是農村,西部的情況又比東、中部地區為差。

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由英國牛津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於2011年4月合作成立,是一所非營利研究所, 致力進行與大中華和亞太地區災害與人道救援有關的研究、培訓和知識轉移。自2011年至2016年間,透過「少數民族健康計劃」走訪近30個中國偏遠農村,13個少數民族多達2.5萬人。綜合大量的入戶問卷調查以及累積的經驗和觀察,總結出中國農村居民現時所面對的主要健康議題。

為加深高中教師對相關課題的認識,CCOUC與教育局將於2月15日下午2時至5時,假尖沙咀九龍公園香港文物探知館演講廳合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的健康與教育議題」研討會,講者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高級講師翁家俊先生。是次研討會將以中國農村的醫療和教育改革為例,探討農村人口的健康和教育狀況,及其因社會轉變而受到的衝擊。

撰文:黃喆_香港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研究助理

   韓潤疇_香港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項目統籌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