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月24日

陳劍梅 藝文評論

《中華英雄》:光、影與流沙

大型舞劇《中華英雄》的舞台設計簡約,想不到可以如此變化多端,出人意表。背幕前一度寬闊的沙丘,在台中央緊緊連於台前的沙地。台後一葉白色小吊屏,半空橫斜,充滿懸崖峭壁之勢。舞劇還配合光、影和流沙,營造出千變萬化的意境,建構時空重疊的戲劇空間。全劇由始至終只有這一道布景,舞蹈帶動下,景觀便改了,加上高大的木柱子,象徵礦洞;燈滅燈明間,英雄的剪影,滄凉獨立,山崖之景又變成絕嶺。剎那之間幻化更新,舞台是人間,又是地獄;既是美國唐人街,又是日本人的道場。

香港舞蹈團改編馬榮成編繪的香港漫畫名著《中華英雄》成為舞劇,原著關於民國初年中國人受害避走他鄉,在美國當苦工無奈又妻離子散。舞劇闡述父親有兒女不能共享天倫的心路歷程。後來父親與兒子有機會重逢,父親又以「天煞孤星」之身,拒絕重聚,深怕親人因他又再死於非命。台前燈光極其晦暗,兒子苦苦追尋父親的蹤跡。後面高處,高反差暗調照明下,彷彿山外有山,英雄孤獨的身軀與兒子踟躕的舞步,這麼近那麼遠。

沙池練出獨特風格

沙在此舞劇的特別功能,一隊礦工踏着沉重的步伐,舞姿別具風格,卑屈卻堅毅。一步一步,腳下塵沙飛揚。沙土,有時如煙,又如塵,在舞蹈員的身體帶動下,形態多變,成為情感的符號,會下墮,鬱氣沉沉;會飛濺,化為耀眼的神功。

筆者力讚舞劇的空間布局和獨特的舞姿,藝術總監楊雲濤表示,這是2個多月來一眾舞蹈演員在一個特設的排練沙池中,天天創作和鍛煉的成果。楊稱他特別要求他們注意非專業舞蹈員的舞姿,然後再作藝術性的提煉,於是創出特別的舞蹈風格。這種風格,貫徹始終,舞蹈家把情感賦予舞台上任何東西,包括舞衣、劍、沙、傘、鞭等。關於空間布局,楊表示他刻意要求在同一個舞台,展現人間和地獄。

全劇最弱是敍事這一環,這亦是全劇最難經營之處,因為原著371期,歷14年於報章連載及以雙周刊的形式出版。舞劇使用了白紙鶴作為象徵,在開場時已經出現,一位年輕女舞蹈演員在紙鶴群下圍着華英雄獨舞,比喻男主角之女華文英的善良。劇終前父女在地獄門的勢力範圍下重逢,她已經無奈地變了質,與代表正義的父親華英雄對抗。在公義的感召下,父親手執一紙鶴,溫柔地善導着女兒。可惜父女相見,正邪對立,水火不容,最後女兒選擇自刎而死。舞劇整體的故事過於單薄,從始至終,去除了美國的生活、子女失散的情形、拜師習武等。於是,紙鶴的象徵意義,變得非常含糊,卻又佔據極重的戲份。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