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月20日

潘天惠 非凡女子

剪紙大師李云俠 移居香港初期 尖沙咀擺街檔

剪紙,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的西漢,直到2006年,中國把剪紙藝術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待過尼克遜、鄧小平、朱鎔基等領導人的李云俠可說現代剪紙代表人物,連科學家楊振寧也是她的粉絲。

放低所有,由零開始,不是每個人能做到,但這位「剪紙大俠」就有此勇氣。在內地「受保護」的李云俠,原本可以衣食無憂,但為了跟丈夫和兒子團聚,2002年來港定居,由尖沙咀文化中心的假日檔攤重新出發,箇中淒酸不足為外人道, 甚至在風雨中幾度落下梨花淚。

「經歷令我的作品更加豐富,或許今日我的生活不及內地的親友,但沒後悔過來香港。」有別於繪畫、陶瓷等工藝作品,剪紙沒法中途補救,只能勇往直前,一剪到尾,就如人生一樣。

陝西剪紙是相對完整保存陰陽思想的流派,李云俠正是來自陝西,自懂性便拿起剪刀,跟隨祖母和母親學剪紙,但原來李爸爸和李媽媽的結合充滿戲劇性。當年李云俠的外公欠下賭債,迫不得已賣女求存,李爸爸其實也來自赤貧家庭,李云俠爺爺於是問人借了幾個大洋為子娶妻。

「由6歲開始剪紙,一剪40多年,剪紙沒有任何修補方法,剪錯一刀就要重新開始,即使像我一樣擁有深厚功底,但對於未見過的東西,仍難以下剪。」沒有當年的賭債,就沒有今日的李云俠,她的名字充滿剛陽味,原來是爺爺的傑作。「爺爺略懂風水,他見我身體不好又愛哭,想我堅強一點,更有男子氣概,多一點殺氣。」

「不過,我上學時覺得名字太像男孩子,擅自改做雲霞,出來工作後才用回身份證上的這個名字,巧合的是,用回這名字後很多事情順利了,也少哭了!」一把剪刀,為李云俠帶來無數獎項及國家一級工藝美術師榮譽,到過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多國展出作品,包括2010年被邀到羅浮宮示範剪紙,又曾在多位政要面前表演。

「記得1992年在深圳民俗文化村工作時,招待沙地阿拉伯總統,我只有3分鐘完成作品,本來安排剪龍和鳳,豈料沙地總統突然說他們喜歡綿羊,要求改剪綿羊。」她當時已開剪,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怎麼辦呢?腦袋轉不過來,惟有先把龍鳳剪出,趁他前往其他場館參觀時再補給他。」

「開剪前,你必須在腦袋畫好一個構圖,但我喜歡山羊多過綿羊,對綿羊的印象不太清晰,結果到總統離開時,翻譯慌忙跑來跟我說:『總統先生不斷大喊我的綿羊、我的綿羊!』幸好最後一刻完成了。」剪紙充滿民族色彩,故此她每到一個地方,也會從異國文化汲取養分。

中國剪紙最初衝出世界時,歐美人士以為是機器的傑作,李云俠剪剪復剪剪,讓世人目瞪口呆。「記得有次在美國的公園展覽時,一名老人家希望剪一頭鱷魚,但我不喜歡這種動物,覺得很兇,認識不深,在中國也不常見,所以先問他找圖片給我看,原來他們認為鱷魚象徵勇敢、無所畏懼。」

「在法國,人們不相信剪紙百分百由人手製作,但當他們現場看見我的完成品時,掌聲停不了,甚至第二天再來,叫我教他們。」剪紙從心而發,每個人剪出來的作品都是獨一無二。「同其他藝術品不一樣,我們要到打開一刻才能感受到完成品的神奇之處,像變魔術一樣,打開前我們沒法知道作品的效果。」

「紙張是死物,我們賦予它生命,正如我教學生時從不要求他們剪出跟我一樣的東西,而是給他們留下三分一的創作空間,比方說要剪一頭鳥,先要想像一下想剪的是天上飛的鳥抑或地上找食物的鳥。」

生活苦到流淚

她桃李滿天下,除了在大學授課,也到香港逾100間中小學開班,訪問期間更有粉絲慕名而來。「我不做重複的東西,別人一看就知是我的作品,正如我有學生是兩姊妹,單看作品我已分辨到哪件是姊姊做,哪件是妹妹做。」

剪紙改變了她的命運,也改變了很多人的生命。「年紀最大的徒弟現在可能接近百歲,跟我學習後,手腳靈活了,腦筋都清醒了,甚至能記住別人的電話號碼。」

當年大徒弟知道她要移居香港時,抱住她哭得肝腸寸斷,而李云俠婚後6年決定南下,也沒想過萬事起頭真的如此艱難。「由2002至2006年,一個字:苦,當時不斷質疑自己為何要來?」今日她已能笑看風雲。「那幾年我丈夫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個星期日陪我到文化中心擺檔,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剪紙。」

「頭幾年根本賺不到錢,如果減去交通費和飯錢,我和先生2人加起來要差不多200元,有時一天才賣到幾十塊,入不敷支。當時,奶奶的朋友曾問我,要不要介紹我去洗碗,老公代我推辭了,說藝術家應該做回藝術家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擺攤,一陣大風吹來,就算老公飛身撲住部分作品,大部分也被吹落海,那一刻我哭崩了……又有一次,偶遇昔日上司,當天我沒用桌子,直接把作品放在地上,他經過時看見我便問:『為何你那麼慘,我可以給你一份內地工作,不用日曬雨淋,工資也比現在高,你回來吧!』」她再次決堤,但今日回看,眼淚並沒白流。

「我在內地算是有點名氣,也得到別人認同,退休後還有不錯的退休金,連哥哥也質疑我的決定,的確,我內地的親友都過得很好,有房有車,下半輩子不用愁。可是這段傷心的經歷豐富了我的作品,沒有這些痛心的回憶,我也走不到今天。」她說時眼神堅定,多年來保持住剪莽擁篲的個性。

大雨後見彩虹,今天李云俠與家人生活美滿,事業得到認同,現正於始創中心舉行展覽(即日起至2月15日),除了傳統單色製作外,也有彩色作品。當中的「雞祥如意」是今年最大型的作品,耗時40日。

兒子敗給徒弟

李云俠的兒子今年18歲,年幼時已學剪紙,從幼稚園開始參賽,接受過中央電視台訪問,但早年比賽時不斷敗給媽媽的徒弟,曾有心結。「他認為我愛學生多過愛他,我告訴他,我愛學生也愛他,又跟他說只要繼續努力,認真檢討輸在什麼地方,再奮鬥幾年也會拿到夢寐以求的冠軍。」

在李云俠心中,李媽媽方是殿堂級大師,兩母女2005年曾合辦展覽。「母親中風後,30多年沒拿起剪刀,手指都變形,門開不了,筷子拿不了,覺得生無可戀,叫我買老鼠藥給她,我說不如兩母女一起辦展覽,她一直不肯。」

「直到一次,2歲多的兒子睡午覺醒來, 看到她剪的公仔,用廣東話說:『婆婆你剪得好靚,不如把它賣掉,買粒糖給我吃。』」童言無忌,李媽媽沒有不快,反而感到這是乖孫的認同,從此再次拿起剪刀。李氏母女在大學展出作品時,有記者看到李媽媽彎曲的手指,當場淚如雨下。「母親在現場一直沒哭,回家後才眼淚不停流,她說那是幸福的淚,終於找回人生的價值。」

李云俠說人生路上不乏貴人相助,必須感謝老師高學敏,傳授了心法與手法;姑姑和姑丈,把她由農村帶到城市;結拜哥哥,1993年打了一個一分鐘的長途電話去美國鼓勵她;《英文虎報》的記者,自掏腰包陪她去法國做她的翻譯。「我沒後悔來港,我們的房子不大,以前家人叫我盡量把剪紙送出去,今天千叮萬囑不要再送!」李云俠臉上滿滿的幸福感證明她所言非虛。

撰文:潘天惠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