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1月1日

張綺霞 音樂殿堂

新派樂團 「三個人」為台灣創作時代中樂

台灣的年輕中樂團體「三個人」,顧名思義只有3個人。郭岷勤、潘宜彤、任重3人從小與「傳統」樂器為友,卻認為它的可塑性甚高,可以更適切地表達當下的生活。他們在大學音樂系結識,畢業後成為教師,仍念念不忘要改變大眾對中樂「傳統」的想像,於是組團創作,加入當代及其他文化的音樂元素,希望在音樂創新中突破樂器的民族成見之餘,並建構一地的獨特身份。

郭岷勤指出,在創團之初,他們就有共同的想法:「我們彈奏的都是大陸那邊的作品,能不能自己創作?我們演出都要靠別人邀約,能不能掌握自主權,做我們想要的表演?這是我們3個人共同的想法。」藝術是不斷追求自由的過程,在生活、身份與音樂取得自主,才能好好自我定義,擁有真正的自由。

「三個人」中3個樂手都是自小與中樂結緣,郭岷勤玩古箏、潘宜彤玩中阮,兩人由參加學校的中樂團開始學習。而任重從小學習鋼琴,學校要求學生副修另一種樂器,抽籤抽到笛簫,他曾打算轉學長笛,被老師勸阻才作罷,卻愈吹愈喜歡。他們3人因為喜歡音樂,在高中時選擇入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的7年制學士課程,因為練琴的地方就在隔壁,成為好友。

畢業後,住在台灣北部的3人經常碰頭,開始思考,平常演出的都是別人的作品,可不可以有屬於自己的音樂?於是郭岷勤與潘宜彤先組團,嘗試自己寫曲或改編歌曲,半年後任重加入,他們把團體名字改為「三個人」,取其簡單易記。3人創作樂曲、錄製唱片,又到處表演,漸漸為人認識,工作機會愈來愈多。

他們各自有維持生計的教學,為了組團創作和表演,收入有很大犧牲。潘宜彤表示,若不是他們碰巧志同道合,可彼此鼓勵支持,也未必有勇氣去做。郭岷勤說:「雖然開始時也想說盡量不要影響生活,但我們後來都把團看得很重,逼不得已的時候也會把賺錢的事先推掉,因為3個人要一起做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個人的東西先放在一邊。」

台灣罕有團隊

組團後不久,他們馬上遇上創作難題:只有古箏、中阮、笛簫3種樂器,似乎不足以演奏一般中樂編制的音樂。潘宜彤解釋: 「這樣的編制在過去幾乎是沒有的。」而樂器本身也有限制,如古箏不能隨意轉調,郭岷勤指出:「它是一條弦一個音,不像中阮轉得那麼方便。」他便曾兩把古箏一起彈奏,增加表演靈活性。中阮以中音為主,配上另外兩把樂器時,常有不夠低沉感覺,因此有時潘宜彤會用大阮彈奏。任重除了笛蕭,還會吹奏各種古怪樂器,例如海螺,製造另類音樂效果。

樂團剛創立時以集體創作為主,3人在排練室不斷嘗試創新的彈奏方式,碰撞出樂曲。因創作速度太慢,後來改為各自寫曲,再互給意見。像他們銳意革新中樂樂曲的人,在台灣並不多。任重表示:「很多學生畢業後有兩條路,考樂團——但樂團也日漸飽和,或者教學生——這樣就難去追求夢想。願意撥時間出來自己組團,不演既有曲目,也不直接走流行在演唱會表演,創作自己的音樂的,在台灣不出5團。」

他們感情非常親密,平常也會一起運動玩樂,一個星期回排練室一次,互相展示創作成果。3人各有性格,意見不合的情況時有發生,但都是瑣事。潘宜彤說:「就像跟朋友吵架,一兩天至一個禮拜不講話,尤其開始時行政和宣傳上沒有默契,吵的時候都是刀刀劍劍的,平復以後再達成共識,後來就發明投票機制,加上行政的團員剛好有5個人,不會平手。」

表演彼此牽制

說到彼此的性格差異,任重指:「我應該是團裏最理性的一個。」潘宜彤說:「我是比較感性的。」郭岷勤說:「我較情緒化一點。」他們笑言,郭岷勤是「神經病」,任重是「強迫症」,潘宜彤則是「人來瘋」。潘宜彤笑道:「但我看他們一個很瘋一個很靜時,就會不講話,看他們在幹嘛。」音樂會都由潘宜彤主持,但說到興起也會有點失控,因此重要場合都交給任重主持。

在音樂表演上,3人也有「彼此牽制」的作用。潘宜彤說:「所以舞台表演每次都不一樣。我們情緒化的常喜歡臨場發揮,任重常會心想:怎麼他們兩個在搞這個,但他反應也很快,馬上會跟上來。每次演出完他都說,你們兩個嚇死我了!」演出時他們常跟觀眾互動,甚至讓觀眾出題目作即興演出,這很考驗彼此默契。郭岷勤笑說:「表演時都是在猜彼此會幹嘛,一直眉來眼去。」

他們受「台灣月」之邀即將來港,在「土地奏鳴曲——一個音樂製作人的問答題」(11月11日,香港大學)中與製作人吳金黛及原住民歌手戴曉君同台展演,並帶來從排灣族古調《庫依的愛情》改編而成的作品《島》。這是為台灣創作的樂章,述說他們對土地的熱愛。任重表示,世界各地都有專屬的音樂風格,但台灣的音樂卻一直尋找自己的定位。「我們在台灣長大,吸收此地養分,希望自己的音樂也能成為台灣的一部分。」

台灣社會多元,他們音樂的靈感也多樣,既愛將絲竹老調以其他音樂風格重新詮釋,讓人耳目一新,也會從原住民音樂取得靈感創作新曲,甚至會加入日本動漫常聽到的和絃。例如郭岷勤曾創作《吃飯忘記》一曲,靈感便是來自生活不同瑣事。潘宜彤寫的《五聲感覺》是一首挑戰傳統音調限制的樂曲,任重則有更多改編的創作,也玩爵士樂的他,常在老調中尋找新意,例如《搖着槳的茉莉小六》,便是以民謠《茉莉花》及傳統曲調《老六板》改編。

突破身份想像

中樂是民族身份的一個重要符號,帶有歷史文化象徵,他們用中樂彈奏新創歌曲,也是想突破人們對民族音樂與身份的想像。任重解釋:「其實我們用的樂器也不如人們想像的傳統,都是五四後改良過的現代中樂。我們也曾思考,如何可以呈現真正古老的聲音,卻發現那是很困難的。能做的只是讓中樂跳出以往的框框,給它不一樣的新生命。」

他們認為,傳統與古老都是無法回去的時間點,就算按古老方式演出也只能是模仿,倒不如在現在的時間點,思考「我們」是什麼,從生活出發創作和演奏音樂。而團員一直在摸索的是,有沒有一種屬於台灣的中樂傳統?郭岷勤說:「或許100年後我們也成為台灣傳統中樂。」任重補充:「希望我們做到最好,讓後來的人也能總結,我們創作的中樂是代表台灣這個時代。」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