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5日

陸錦榮 人本與健康

髖關節讓上肢重量順利下移

繼膝部運動後,輪到髖關節。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骨節。我們日常行走、坐下、彎身和轉身,都有賴髖關節正常運作。若髖關節有毛病,各種動作都難以無痛地完成。宋老師表示,鬆通髖關節的操練動作看似簡單,卻是健體修身法十分重要一步。

從醫學解剖角度看,髖關節是一個球窩關節, 而股骨則是人體內最大的骨頭,其圓頭剛好套在骨盆「髖骨」上一個杯狀的窩裏面,形成「髖關節」。髖關節比其他杵臼髖節(又稱為球窩關節,是一種滑液關節,可自由靈活轉動)更需要穩定和保持活力,其四周包圍着關節囊、韌帶與肌肉,是全身受力最重的關節,並且把上半身重量順利轉移至下肢,擔負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承上啟下

宋老師強調,髖關節部位是淋巴和血管等密集之處。基於髖關節對上肢和下肢的「承上啟下」作用,且位於人體上下肢交接的「中位」,故此,髖關節鬆通,則上下身的血液循環就可更為通暢,動作也相對簡單:

一、站立,雙腳左右張開並與肩寬看齊,然後「內八字」站立(圖一);

二、分別用兩手對準髖關節的環跳穴部位左右推動一下,為下一個動作做準備;

三、兩手叉腰,把髖關節作前、後、左、右的環轉動作。亦即首先向前推然後順時針作環轉,環轉四次(圖二)。

四、保持叉腰,雙手仍然放在腰部,讓髖關節向前推然後逆時針作出環轉,環轉四次(圖三)。

宋老師強調,做髖關節環轉運動時,上肢只可隨髖關節轉動而動,自身不要搖擺。

如上文指出,髖關節是人體最大負重的骨節, 是上肢重量得以順利下移的關鍵承傳部位,使日常行走、跑步、坐下、轉身等人體動作,得以無痛且自由地迅速完成。再者,髖關節處於人體的「中間」、是人身「一分為二」的「中線」位,在中國傳統文化裏,「中」別具意義。

儒家所謂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取乎其中,箇中道理不必細表。然而,在道家之中,這個「中」,無疑是內丹修練最莫測高深的關鍵所在。清代著名養生學家、傳統內丹學一代宗師黃元吉,在所著《樂育堂語錄》一書中,引述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卷四.致中致和章第二十一),以教人涵養先天元氣的養生之道。

所謂無極,是指天地陰陽未交前的真正本源混沌狀態;二指陰陽二氣,五則為五行生化原理。周敦頤緊接「乾道成男(陽)、坤道成女(陰)」之後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

黃元吉「致中致和」這一章節,引述周氏道破宙宙萬物的起源秘密,授人涵養先天元氣的方法,也就是如何涵養生命之源的元神,方法為「未發時為致中(處於虛靜狀態),已發時致和(和合圓融狀態)」,說明在虛靜忘我的狀態下,身心便可處於「中和點」,所謂「守中致和」,追求身心極緻的和諧狀態,是人類養生延年的秘訣所在。

筆者無意詳細引述道家修練內丹說法,然而,按照周敦頤所秉承的老莊道學傳統,宇宙從無到有,「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萬物」,此話雖則讓仙道門外人費解,但筆者按照胡零先生《道論》(三秦出版社,1988年)一書的主張,即視陽屬正(+)、陰為負(-)。正與負和合相抵,變成○(0)。○(0)即為周氏眼中的「無極」。但○(0)並非「無」,箇中包含了全體陰陽,是為最大的「有」。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無論是陰陽之交,或上肢重量轉移到下肢等,在轉換之間,「中」作中介去促成,形成下一輪「新生」的進化、發展與轉歸的上升循環基礎。

守中之道

據此「守中」之道理解鬆通髖關節的意義,體會髖關節「承上啟下」的「中道」作用,促成了人類行走、跑步、坐下、蹲低、彎身和轉身種種動作和持續不斷變化的樞紐(機制),一旦這個把人體「一分為二」的「中線」部位受到損傷,下半身的活動完全便受到限制,充分說明保養髖關節的重要性。

可以說,髖關節部位的健康狀況,主導了人體下肢的活動能力、動作是否快速、是否靈活、是否善變。走筆至此,忽然聯想到古人用來束腰的「帶鈎」(類似現代人所用的皮帶)。「帶鈎」是把玉製或金屬製的鈎扣,套在革帶上。「鈎」就像今天的「皮帶扣」。古人用「帶鈎」來束腰,不僅是衣着所需,更把束腰與修身相提並論。

古代男子到20歲左右行加冠之禮,戴冠束帶意味已告成年,應守成年人的行為規範;而且戴冠束帶更是一種禮儀。宋代歐陽修在《歸田錄》一書中記述,有一天,宋太宗夜召精通天象的大臣陶谷,陶谷見到皇帝站在室內,但卻不肯進見,原來他看到太宗沒有束帶。最終太宗繫上腰帶,陶谷才進去參見,可見束腰修身知禮的價值,深植古人心中。

把腰帶緊綁在髖關節附近的部位,似乎也約束了人體急步、彎腰、轉身等動作的靈活性。宋《太平御覽》卷354引《夢書》,「夢得鈎帶,憂約束也」。占夢者認為,鈎帶象徵加諸在人身的約束。然而,自我約束守禮,規行矩步,是古人修身之道和教誨;也是維繫社會及人際互動的秩序基礎。

噫!隨着使用「帶鈎」的穿衣習慣於晚清起式微,束腰所象徵的束修、自我約束的德性價值今日也隨風而遠去。然而,「守中」,「中」這個看不見的轉化和生發機制,卻始終向追求長壽與仙道的人展示出神秘而誘惑的笑容。

【記述「宋氏修身法」.之七】

撰文 : 陸錦榮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