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
黃子華的號召力的確沒法擋,《前度》一出即掀撲飛熱潮。英國劇作家David Hare這齣原名《天窗》(Skylight)的名作,1995年首演即獲得最佳劇本獎,2014年重演又奪得最佳重演作品獎。百老滙院線上映的NT Live系列亦有選映此作品,有興趣的觀眾大可參照一下。
劇作家以愛情故事反映當時英國社會所陷入的兩極狀態:一個嚴寒的晚上,中學教師Kyra的家突然來了兩位不速之客,其一為事業有成的餐飲業大亨Tom,也是她3年前毅然離開的舊情人。之前是他的兒子Edward,講了些父親的近況和父子之間的矛盾。Kyra與Tom兩人再見面,縱使愛火從未熄滅,但彼此在人生觀及價值觀的距離愈來愈遠。
劇作本來很英國,講後戴卓爾夫人時期英國社會的分裂,但恰巧地跟這幾年香港情況類近,我們嘗過嚴寒(這些年不尋常的嚴寒冬天,屋內與屋外氣溫無異)和日趨兩極化的社會,大家碰面為政治社會現狀的種種不公和畸形現象爭論得面紅耳赤的情況並不少見。而莊梅岩的翻譯在保留原著神髓時又能適當地本地化,中英夾雜的口語,劇中提及的地名都轉為香港市鎮。Kyra(陳法拉飾)住在柴灣天台屋,工作地方是新界的band 5中學,而Tom(黃子華飾)則住在西貢豪宅,還有小巴和的士等香港用語,都令觀眾容易進入演出設定的場景。
當然,許多觀眾入場,都是為了看黃子華,而整個戲基本上是看Kyra與Tom的對手戲。
愛不能撫平鴻溝
Tom白手興家,由餐廳老闆到上市公司主席。他世故老練,對社會現狀人心有一定的看法,說話尖酸刻薄。黃子華演Tom的確像度身訂造,但演繹一些抵死說話時也因而叫人想起棟篤笑演出,而身體語言有時又的確令人想到英國版的Tom(Bill Nighy飾)。Tom因為一時失誤被太太Alice發現了與Kyra的關係,導致Kyra離去,太太不久亦因病去世。雖然表面平常,但實則背負了對太太深深的歉疚。因此,Tom的角色底蘊應是較為沉重,以致他講述喪妻後鄰居來訪時的失控便會顯得更實在。
Kyra與Tom剛好相反。她出生富庶家庭,大學時趁着暑假回港,期間認識了年長她20年的Tom夫婦。畢業後到他們的餐廳幫手,甚至住進了他們家中。在他們的對談,我們知道Kyra跟父親的關係疏離。渴求父愛及家庭生活也許是她愛上Tom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兩人性格相近,聰明有主見,又同樣執着。
離開了Tom的Kyra也離開了舒適安逸的生活, 而慢慢地從教學中有了新的價值觀與取向,可以說是特意刻苦地生活。由一開始對Tom的冷淡到以為舊情可續,再因對她的住處、工作的討論而發現彼此價值觀上的鴻溝——那場關於阿輝是司機還是人的爭辯就是很好的例子。Kyra複雜的心理狀態,心情的起伏跌宕,陳法拉都掌握得不錯。
雖然愛未能撫平左右兩派的鴻溝,但還有下一代的年輕人。戲的結局是Edward帶着Kyra緬懷的英式早餐到訪,也許就是劇作家的寄意。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