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7月12日

龔小明 特別企劃

別讓孩子站在校門外

五十多年前,一名印度男孩看見一名童工在校門外為人擦鞋,便問童工的父親為何不讓兒子上學,答案竟是「我從沒想過,我們生下來便要工作」。這答案改變了這名男孩的一生。4年前,一名巴基斯坦女孩為爭取女生也可以上學,放學後遭槍擊,幸保性命。他倆由童年開始為爭取兒童教育權利奔走,他們就是凱拉西薩塔亞提(Kailash Satyarthi)和馬拉拉優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在2014年一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表揚他們為爭取兒童教育權利以達致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

在香港,兒童的教育權利一向被高度重視,於家長心裏,教育的地位更是與日俱增,有的在懷孕時已經開始精挑細選幼稚園,甚至與子女一生的成敗掛鈎。

從本世紀初開始,許多發展中國家亦開始重視教育的權利,以增加兒童入學率為目標。通過有規模的政策,例如免除學費、興建更多學校、招募更多教師和提供課本等,已經有效地增加入學率。在發展中地區的小學入學率已經達到91%,但小學教育適齡兒童失學人數仍然高達5700萬,約是香港總人口的8倍。如果要讓失學兒童上學去,是否重複使用世紀初的這些政策便可以呢?這群仍在校門外的兒童,到底是怎樣的孩子?

如果逐一細問,相信每個失學兒童,都有一個不上學的故事。而這最後的10%失學兒童,其實正是最弱勢和最邊緣的一群孩子,他們包括了傷健兒童、土著兒童、處境脆弱兒童、受衝突影響地區兒童、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兒童,以及少數宗教及語言的兒童等。這群兒童有着不同的特殊需要,顯然並非單單依循過往的政策,便能夠把他們納入教育範疇裏面。

永遠不會入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研究院去年發表的報告,指出這群留在學校門外的兒童, 有些可能永遠不會入學,有些會延遲入學, 而有些則會半途輟學。在不同地區這三者的百分比不同,而也有一些不同的原因。必須針對其相關障礙,才能真正完成全球普及教育的最終目標。報告更提出要着重改善教育質素,所提供的教育亦必須適切,兒童才有可能入學,而且留在校園裏。聯合國在去年發布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第4項便是重新確立全球教育發展的方向,以「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為目標。

包容教育要求整個教育制度的調節轉化,以致教與學的實踐能針對多樣化的學習者,注意到在廣泛範圍內的介入,包括課程、教學性質和學習環境的質素,學校和教育設施不單要符合學術所需,更必須友善、安全、清潔及容納性別需求。並且,針對可能引致邊緣化的因素,就是地點、愛滋病病毒感染、種族、性別和殘障。

多年來,女童的教育權利一直令人擔憂。現時,全球一億多名未能掌握基本讀寫算技能的青少年之中,60%是女性。由此可見,女童仍未能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馬拉拉感同身受,並為此一直奔走,她在201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演詞中曾說:「一些人問我為什麼女童應該上學?為什麼教育對她們這麼重要?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問題是為何她們不應該擁有上學的權利?」沒錯,教育的權利本來就不應該有性別之分,教育對男童女童也同樣重要,又何用去問女童為什麼應該上學。

女童教育隱憂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研究院的資料,在2012年,超過3000萬女童沒有入學。本年3月的最新數據更顯示,從未上過學的女童人數比男童多一倍。由此可見,女童教育的隱憂仍然未減,如果再加上戰亂衝突的環境,情況更為嚴峻。以肯尼亞的卡庫馬難民營為例,2015年時的小學生比率,女生僅佔38%,比例相差甚大。難民女童要完成小學階段已非常困難,升讀中學更是難上加難。她們有的可能被迫成為童工,有的則落入童婚的困厄。在巴基斯坦,童婚和青少年懷孕是阿富汗難民女童輟學的主要原因。一些女童甚至在小學六年級已經輟學出嫁。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當地的難民女童輟學率高達九成。而在境內流徙的女性,亦佔全球內部流離失所者的70%,她們的教育機會亦往往備受忽視。在阿富汗的城市地區,僅有1%境內流徙的婦女擁有讀寫能力,卻有20%流離失所的男性能夠讀寫。

難民入學率低

除了女童,兒童在戰亂衝突的環境下, 也往往被剝削教育的權利。現時,在小學階段的輟學兒童中,便有高達50%生活在受衝突影響的地區。以敍利亞為例,在衝突爆發前,適齡兒童大部分能夠入讀小學,九成更得以升讀初中。然而,衝突發生轉眼5年,超過200萬名敍利亞兒童輟學,逃離本國的70萬名難民兒童也痛失教育機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難民在5月時發布的《再也沒有借口》的政策文件指出,全球只有半數難民兒童能夠進入小學,升中的青年更不到四分之一。

生活在難民營的兒童,可說是前路茫茫,他們除了思念家園和昔日安穩的日子, 很多都懷念校園生活。學習,帶來安穩和紀律,也讓人不致對未來絕望。然而,他們面對的除了是語言不同問題,在難民營工作的教師本來就不多,課室卻擠滿了人,也缺乏教科書以至課業用品,基本衞生設備也成問題。

馬拉拉曾說:「一個兒童不應因為國家陷入衝突,成為難民而失去教育機會。」教育對兒童的重要性無可取代,雖然在難民營限於環境,難以開設正規學校。但為了讓兒童繼續學習,宣明會在伊拉克、約旦和黎巴嫩也有提供非正規教育,因為兒童離開學校的時間愈長,重返的可能性便愈低。

在伊拉克北部的達胡地區,宣明會在難民營中設立了兒童天地,除了讓兒童可以有安全的遊戲地點,還是推行非正規教育的地方。教員團隊領袖翟尼說︰「我們留意到起初兒童表現得不安、自私、憤怒,他們經歷了很大的困難,生活的創傷自然流露在與人相處之間。不過來到兒童天地幾星期後,他們的態度有明顯的改變。」

24歲的莎哈是一名母親,她提及逃難的經過︰「我們來不及帶什麼,就只有身上的衣服。走了10天,沿途靠好心的人給我們水和食物。」達胡地區的兩個難民營收容了1500個家庭。莎哈說︰「為他們的未來,我們需要有學校讓孩子讀書。」雖然她已一無所有,在戰火中又失去家人,但這名母親仍關心子女能否上學。

戰火兒童夢想

在短短幾個月內,50萬名境內難民湧入達胡,500間學校很快超額,餘下無數兒童沒有入學的機會。12歲的華利和家人就住在一座未完工的商業大廈內,他想念家園和朋友,在原來的學校,華利熱愛與朋友一起踢足球,不過他說自己是好學生,如果可以上大學,他的志願是當醫生,而現在他在這裏只能無所事事。

12歲的納迪婭和11歲的艾達,她們都是從尼尼微省逃到達胡。納迪婭說︰「我最想念學校,學校是人生中最好的一部分。」她的夢想是當醫生,而艾達則希望成為教師。只是現在,兩個女孩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機會重返校園。雖然衝突仍在不遠處發生,但是,納迪婭和艾達仍然相信,通過溝通和教育,和平的夢想仍在。

我們深信在和平的世界裏,兒童有更大機會可以上學。制訂政策的國家元首也好,偏遠地區的貧困家庭也好,都會同意, 教育帶來希望,不單是下一代得以發展潛能,實踐抱負,對於家庭、社區和整體社會,教育也將帶來正面積極的動力。今天是「馬拉拉日」,願我們都能夠學習勇敢的馬拉拉,繼續為失學兒童發聲!

撰文:龔小明

香港世界宣明會傳訊主任

圖片提供:宣明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