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20日

葉輝 生命通識

口述遷徙史

話說吳佛全1935年生於衙前圍踎前古屋(今啟德明渠),乃衙前圍吳氏二十五世傳人,他直屬十九世吳翰高,古屋有十餘間,乃吳翰高所建,吳佛全一家其後在九龍城、黃大仙一帶輾轉遷徙,先後流徙於蒲崗村、瓦窰頭村、東頭城門、模範村、竹園村、馬仔坑及慈雲山,此所以由他口述的地方史,約略就是此一地區居民近百年遷徙史。

據吳佛全憶述,他在4歲時隨父母遷往蒲崗村,住在外公林發(竹園村鄉長)名下的房舍,在戰前,衙前圍吳氏及蒲崗林氏乃大地主,外來農工大多租用兩性田地耕種,農民正可在田地建村;其後吳氏舉家再遷往建於大磡村內的瓦窰頭村(今大磡村飛機庫),其父在祖先留下的農地(今龍翔道)經營芽菜廠。

及至一年餘之後,日軍計劃開闢龍翔道,吳家遭受迫遷,便遷往東頭城門姑母家中,據吳佛全口述,東頭城門靠近九龍城市集,城門附近有一條雜姓聚居的東頭村,此有一條石路通往鶴佬村;半年後日軍修建啟德明渠,於是拆去寨城石塊作為建材,吳家再遷至模範村(今浸會大學校園)。

日軍為擴建啟德機場,遷拆附近不少鄉村(包括衙前圍踎前古屋),乃於九龍塘建模範村,有百多間單層鄉村屋,兩間一組,居民來自衙前圍、蒲崗、石鼓壟及隔坑四村;對面為日軍兵營(今解放軍軍營),其時聯合道僅建至侯王廟,浸會大學及浸會醫院一帶仍是高山,吳佛全少年時隨母親往竹園探望外公時,交通甚為不便,要經今日的廣播道、喇沙利道、九龍城,方可到達竹園。

吳家在模範村居住一年多之後再遷至竹園村,寄居於外公林發所建屋舍,直至香港重光;竹園村在黃大仙廟旁,吳佛全一家所住的屋舍原建於戰前,位於黃大仙正街,此街乃泥路,1949年後,大批內地難民湧入,在泥路兩旁搭建寮屋。

話說在1957年之前,黃大仙廟、竹園村、鳳凰村後方一帶俱為高山,由黃大仙警署至黃大仙廟仍是一片梯田,在今日龍翔中心一帶有一條深坑流過,居民大多務農,主要種植西洋菜;黃大仙警署側的親仁街亦為泥路,北走可通觀音山,自古而來,乃山上村民往來九龍城的通道。

及至1957年,港府徵收土地以發展黃大仙區,吳佛全一家遂遷往馬仔坑村(今馬苑和翠竹花園),不再種菜,改以養豬為生;港府於1969年再徵收馬仔坑農地,要求吳家遷往秀茂坪安置區,但秀茂坪路遠偏避,吳佛全不接受,寮仔部派員清拆豬屋,他在街坊支持下全力抗爭,其後更有防暴隊到場;最終官民各讓一步,吳家遂同意遷往慈雲山徙置區。

從十九世紀中至上世紀初,九龍寨城、 西頭村及東頭村原在海邊,英國佔領九龍寨城時,驅逐村民至隔坑村和狗虱塱(今鳳凰村);隔坑村村民姓吳(與衙前圍吳氏同姓不同宗),而西頭村土名「城籬下」(今九龍城廣場),戰前原為一塊農地,以荔枝園(侯王廟旁)的坑水灌溉;從中可見出此地區的居民遷徙史,真是不勝唏噓。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