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20日

周淑儀醫生 國手開講

不要再「逃避」西方醫學

5年前,周女士開始出現手指關節疼痛的症狀,一直以為是不小心扭傷所致,然而痛症卻蔓延到手腕、手踭、腳部等。由於病情惡化, 她往看醫生,很快便被風濕科專科醫生診斷出所患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不過她卻「逃避」西醫治療,只肯服用中藥,期望「去瘀」和「去濕」後,痛楚便能改善。

多年來,周女士既看西醫,也看中醫,病情一直反覆,兩年前關節開始出現侵蝕情況,連手踭也無法伸直。經常把「血液循環好,類風濕關節炎自然也會好」掛在嘴邊的她,即使向風濕科專科醫生求醫,也表明不會採用西藥,因為擔心西藥「傷肝」,令醫生也欲幫無從。

其實,要了解如何才能真正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先要明白其病理。類風濕關節炎是風濕科疾病的一種,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失調錯誤地攻擊關節正常組織,引致炎症,令關節出現紅、腫、熱、痛。若未能控制炎症,患者的關節會變形,嚴重的話,患者可能連拿筷子、扭毛巾、刷牙等簡單動作也做不到,對生活造成極大影響。

要避免關節侵蝕及變形,首要的工作是控制炎症。現時,我們最常採用的是改善病情藥物、類固醇及生物製劑。

不少人一聽到類固醇,便十分抗拒,認為它會導致許多副作用。其實,風濕科專科醫生已累積許多使用類固醇的心得,運用得宜,類固醇可於短時間內,控制炎症,讓病情快速受控。至於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則有助長遠降低發炎指數,改善病情,只要定期檢查血液,調校藥物份量,都不會損害內臟功能。

近年,醫學界引入生物製劑,原理是針對性地抑制導致發炎的因子,減少對關節所造成的傷害,可謂從疾病的根源入手,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之一。此外,生物製劑亦推陳出新,新一代生物製劑如「T細胞協同刺激調節劑」,其安全系數相對較高,以「阿巴西普」的為例,雖然其作用是抑壓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但卻較少抑壓身體對抗感染及其他疾病的能力,令患者更加安心使用。

現時,雖無法根治類風濕關節炎,但絕對可透過不同方法治療和避免關節變形。患者不應只着眼於止痛,而是針對性地減輕炎症,才能長期地維持理想的生活質素。

作者為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隔周五刊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