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30日

譚國偉博士 校長開壇

莫憂矮化而自擾

最近教育局在2015年12月推出的諮詢文件,提及「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能力,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的溝通」,結果惹來爭論,其後急急再發文澄清,指出沒有令繁體字消失的含意或意圖,強調沒有計劃以簡化字取代繁體字,希望社會不要妄作猜測。事實上,簡化字和普通話是中國大陸使用的文字和語言,近年香港人的身份認同問題比以前更複雜,才使社會上不同人士關注和憂慮繁體字和粵語會否被矮化。

繁簡粵普的問題,觸及香港固有的核心價值和歷史文化。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和多年來從事教育的工作者,筆者認為︰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香港不應而實際上亦不會以簡化字取代繁體字。從歷史價值的角度看,繁體字不僅是一種溝通的文字工具,當中更保留了藝術和文化特色,如內地一些學術研究有時候會選用繁體字出版。然而,從溝通和增廣見識的角度來看,香港學生如能認讀簡化字,必定能夠開拓閱讀和交際的領域,須知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升,民生、商機和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香港學生應好好把握機遇,裝備自己,發展所長。事實上,除了中國之外,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亦會使用簡化字的。試問認識多一種文字,又有什麼壞處?

不應排斥學普通話

語言方面,現時中國通行的法定語言是普通話,推行目的是方便溝通和普及教育。「普通」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這是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之前沿用「國語」這個名稱可能引起的誤解。在香港,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近九成人口的慣用語是廣東話,其母語地位屹立不倒。學習多種語言以作一技之長為世界趨勢,歐洲人平均每人懂說三種語言,以法國作為例子,法國政府推行現代法語作為官方的規範文法,但阿爾薩斯語、高盧語、奧克語亦自有生存的空間。由此觀之,香港人學習兩文三語,是順應世界潮流,擴展自身優勢。我們不必擔心粵語的地位,在語言的運用上更不應受到政治所影響。

筆者認為廣東話和繁體字之存在,為中國文化藝術作出一定的貢獻,身為港人,薪火相傳,義不容辭。觀乎普通話之學習,善聽能言已達目標;簡化字之學習,能辨而無惑則算成功,兩者皆為打開溝通之門,放眼新領域之鑰匙。「取代」之說,或未免自尋煩惱吧!

譚國偉博士_優才(楊殷有娣)書院校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