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1日
父親共有6個女兒、7個兒子,三家姐比我年長二十年,是大媽所生。麥家女兒全部在嘉諾撒修女主辦的聖心書院念書,三家姐尤其品學兼優,自小便是個虔誠天主教徒。做修女一直是她的心願,但遭到父親強烈反對,而我是她離家幫修會教書後才出世。
一臉嚴肅
自小對三姊十分陌生及害怕,只記得每兩三個月叔叔便帶着我們幾個小孩子、媽媽及大媽等往她當老師的學校去探訪她。在我約六、七歲時三姊被派到尖沙咀柯士甸道嘉諾撒聖瑪利書院。一個星期天叔叔帶我們上茶樓飲茶,算是個大日子,叔叔還在報紙攤檔買了本《兒童樂園》給我們,然後一起去探望三姊。當年《兒童樂園》每半月出版一期,為定期出版重要兒童刊物之一,全書以彩色印刷,內容包括歷史故事、世界童話、兒歌民謠、長篇連環圖故事、謎語、遊戲、生活知識等,是本非常健康的兒童刊物。到達聖瑪利書院,在會客室等候三姊時我便拿出《兒童樂園》閱讀,三姊一進來看見我這樣沉迷地看畫報,二話不說便拿走我的《兒童樂園》,掉進垃圾桶,從此更害怕她。
11歲時三姊被調回聖心書院做下午小學部校長,於是在學校不敢隨便亂走,怕被打小報告,遙遠看見三姊便掉頭走,這樣的生活一直維持至中學畢業離開聖心。
第一次真的認識三姊要數她從離開聖心書院開始,當時她40出頭,與另一位比她年輕十多歲的教師美儀一起離開學校,出來時兩袖清風,二十多年所有薪俸全部奉獻給教會。當年爸爸已離世,我們全部已出來做事,有能力給她幫忙,亦可回家與大媽、姊姊等一起在市區居住。好一個三姊,她與美儀二人搬到當時杳無人煙的屯門掃管笏,只有山路才可到達的一間400呎非常簡陋石屋,四周是菜田,落山要行20分鐘路程。兩人在屯門一間小學教書,每早在寒風颯颯時便須摸黑下山,想當時生活一定很艱苦。
同好煮食
三姊離開聖心後可能工作壓力小了,再不嚴肅,常帶着笑臉,總是和藹可親,以前跟她之間的一道隔膜消失了。周末時我們兄妹幾家人會一起到掃管笏探望她倆,然後一起到屯門吃海鮮。後來她們搬到屯門市區一個小單位,見面也較方便。自跟三姊來往密了才知道原來她亦對烹飪亦有很大興趣。在13兄弟姊妹中,差不多個個都喜歡食,但數有興趣煮的可只有我、六姊和她了。我和她可以一小時不停地講怎樣煮一道菜,雖然她起步遲,有二十多年吃的是清茶淡飯,但每次講煮餸時她的眼睛便會發亮。
八十年代尾三姊與美儀及美儀的妹妹和父母一起移民多倫多。九十年代和大師公每年也會到多倫多兩三趟,每次約10日。那時候媽媽、五哥、七嫂一家、十二弟一家等已移民當地,每次到多倫多差不多每日也跟三姊見面,話題總是離不開煮食。1999年的中秋節前幾天,大師公、三姊和我三人行到佛羅里達州4天遊玩,還像是小孩子們到Universal Studio 及 Disney World,是個非常開心的假期!
三姊移民的幾十年,每幾年會回港一次,每次一個月,二千年後她回來密了,後來多了時間住在我家,會教她煮一些簡單餸和過年菜式。三姊的的齋紮蹄非常有職業水準,專業廚師也沒有她做得好。八、九年前她回港度假,她親自去買齊所有材料及粗線教我做紮蹄。另外,在多倫多時,有一次她安排她的外傭教我焗香蕉蛋糕,於是把它寫成食譜,還在某雜誌及跟葉一南一起出的「要省,不如不吃」刊登。
3月底與幾位老友及女兒一家在檳城及新加坡旅遊6日,4月1日傳來消息,三姊因不敵癌魔,已返回天家。三姊,一路好走,他日在天國相見,再談食經。
永遠懷念你的十一妹。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401匹馬力驚人 Mercedes-AMG E43 4MATIC |
上一篇: | 大阪名物 創意串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