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12日

李思齊教授 中藥世家

藥王春季養生

「藥王」孫思邈,不僅醫術高明,且在養生等方面,也貢獻甚巨,本期詳述其春季養生的主張。

孫思邈(581年至682年),自幼聰明伶俐,有「日誦千言、過目成誦」的天才,18歲立志學醫,20歲即可為鄉鄰治病。一生致力於醫學臨床研究,精通內、外、婦、兒、五官、針灸等,並寫下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兩部巨著。他也是中國史上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人。據載,他曾遇到一個尿瀦留患者,撒不出尿來。孫看到病人痛苦的樣子,想到:「吃藥來不及了,如果想辦法用根管子插進尿道,尿或許會流出來。」恰在這時,他看到鄰居的小孩子拿着葱葉(呈管狀),在吹着玩,便靈機一動,認為這葱管尖尖的,又細又軟,可以一試。他便挑選一根適宜的葱管,在火上輕輕的燒了燒,然後小心翼翼地插進了病人的尿道內,再用力一吹,不一會兒,病人便順着葱管尿了出來。

春夏宜「溫食」

孫思邈崇尚養生,尤其是飲食養生,壽高101歲。他在《千金要方》中就收錄了154個食療方、236種食品,並在著作中,多次提到飲食的重要性。如「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他在《千金要方. 食治》中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故也。」即孫思邈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認為人體容易生病,究其因,是因春夏季節,食用太多生冷之物所致。筆者加以解釋的是,這因春夏天氣溫炎熱,人們進食大量生冷物後,使人體多寒多濕,食用過多,更會傷及脾陽,而脾胃是人體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不適,則會累及其他臓腑,使人內虛,以致內則無力生化,外則無力抗邪,所以就易罹患各種疾病。故針對於此,孫思邈提出了「常宜溫食」的觀點。

筆者認為,孫思邈提出的「溫食養生」理論,主要包括:一、飲食溫度:不宜過冷,也不宜過熱。在中醫典籍中,常有因食冷太過致病的記載,如《本草綱目》中,就有宋徽宗因食冰過量而脾胃患病的記載。孫思邈在《千金翼方.養性》中指出:「熱食傷骨,冷食傷肺」,溫食應「熱無灼唇,冷無冰齒」,即熱不燙嘴唇,冷不冰牙齒。二、食物性溫:生冷的食物,或者性味寒涼的食物,入胃難以腐熟消化,勢必會加重脾胃負擔,折損脾陽。故飲食要取性味偏溫熱之食物,如牛肉、桃子、桂圓肉、大蒜、韭菜、生薑等,以養護體內五臓六腑,對未經烹調的生食和性味寒涼的食物,要慎食,尤其是老年人。

歷代中醫食療書籍中,所載的三百餘種食物,其中以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食物較少。常見的寒涼食物有螃蟹、田螺、西瓜、啤酒等,除特殊需要外,建議讀者春季不要過量多食。生冷之物,如雪糕、冰飲等,春季多食會使寒氣聚集體內,導致脾虛,故更應少食。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助理︰文芊

逢周二刊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