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4月2日

益行 讀畫

鷗鷺忘機劉振夏

《漁婆》是劉振夏的成名作,至今再讀佳作,天水之間漁婆、漁舟、水鳥構成的圖景;沒有美人和鮮花,沒有偉人和標兵,沒有華麗和權貴。

畫中的平凡老婦,粗糙的雙手抱着膝蓋,赤着腳悠然地坐在船尾,僅是包着素色的頭巾,稀疏的銀絲從鬢邊吹向面頰,滿面皺紋缺牙癟嘴的捕魚阿婆,粗條土布的單襟短衫,頸部解開了一粒鈕扣,一條白色的半長褲(時尚稱三個骨褲)。

壯碩的水鳥相伴在小艇兩側,水鳥俗稱水老鴉,學名鸕鶿,擅長潛水捉魚,天性聰明並非常馴服,是捕魚人最得力的助手。明末清初有位布衣詩人吳嘉紀,他的《捉魚行》中形容:「船頭一聲魚魄散,啞啞齊下波光亂。中有雄者逢大魚,吞卻一半餘一半。」生動逼真地寫出水鳥的機靈,以及與漁民的默契和合作。

逸筆寫意

畫家「融西於中」大寫意的逸筆,利用毛筆的精妙,生宣的敏感,寥寥數筆將日曬雨宿,飽經風霜的勞苦女性,駕輕就熟地釋放於畫面。

生活刻痕下衰老的肌膚,歲月磨損下枯瘦的四肢,老眼惺鬆笑容憨厚。身旁的水鳥翎羽烏光,白色的肚皮,長又粗的頸項,銳利彎鈎的嘴巴,飛鷹般的喙,鴨蹼般的掌,姿態各異俏皮有趣!

《漁婆》把那「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的特性表露無遺。暢快灑脫的筆墨,演變於不同的質感,既不重複亦無多餘,可謂惜墨如金,但陰陽虛實概括果斷,將情節刻劃得絲絲入扣。簡陋的生活中漁婆和水鳥相依為命,慰藉出濃濃的情感,流露出自然生態的原貌。

劉振夏走過一場政治浩劫,不追逐改革開放後另一種新潮流。高行健說:「酷愛藝術的人,別去扮演虛妄和承擔不了的角色……藝術本來不屬於政治的角鬥場。」

現實中卻太多的引誘,讓那些拿畫筆的人屈服了!擠進爭奪名利的圈圈,各出其法甚至走火入魔!而劉振夏遠離城中的嘈雜,揹起畫具踏遍江南的村落寫生,由真實的情感出發,並且不動搖這份信念,不停思考和尋找美和善的源泉,捕捉生活中最純真的審美風采,從傳統中探索最適合的語言。

值得稱頌的是視線焦點貼近低下層,絕不趨炎附勢,面對他所須描繪的對象時,盡力向他們的高度和深處畫,回歸中國文化極其珍貴的品格,我們非常值得借鑑,生命至尊民為貴!他和那些鄉村角落的群眾坦誠相待,從外在世界深摸到他們的內心。視覺感受通過大量的速寫和肖像的寫生,畫技及自身的風骨緊密地形諸舞詠。

靈魂精髓

生動樸素的畫面,不以世事為懷的寫照。她曾經擁有似花的青春,數十載前她有健康豐滿的身材,她有明亮發光的雙眸,她有潔白整齊的皓齒,她有爽朗清脆的笑語……她有不施脂粉的天然美。

昔日的表像盪然無存,時間似一把無情的刻刀,搞得天崩地裂面目全非,有誰再會記得她也漂亮過?然而她從不介意自己的容貌,她不會去照鏡自找煩惱,當然她外表及不上「不老傳奇」的大明星。

《漁婆》一任天然,蕩漾在平靜無阻的湖面。什麼都不糾纏和抱怨,這不加矯飾的笑靨,令她的心態幸福快樂!我看到了人鳥間的和諧,一個圓盈並自給自足自悅的「鷗鷺忘機」的世界。

就像元詩中「網罟設兮水不深,役物而君戒貪得」。詩句包含物景、情境和意境,即是物與精神的關係,這永恒之理念同樣是中國畫的表現方法。

繪畫的基本功只要勤筆便可解決,但藝術的創新決非容易,需要學養和修養兩者兼得。的確有些畫家如熟手技工,可惜作品總是缺乏內涵。劉振夏對水墨的運用,鋪陳的章法,光暗的襯映,點線面的交織,呈現出的物、情、意,以寫實主義的形式,表達抽象的靈魂精髓,營造可讀性的情節和符號,他的畫貫通了人物心靈美之秀,說明他胸懷和修煉的高曠!

因此不論是在北京中國美術館的圓廳,或台北國父紀念館,都能引得一片掌聲。今天在香港大會堂低座的個人畫展。我深信其作品的韻律,也能在此空間交流和互動,亦可贏得觀賞者的讚嘆!因為香港不是文化沙漠!是東西方文明繁茂的綠洲。

不媚俗的《漁婆》,她的生命力光彩煥發,一幅好的作品,如詩詞和音樂一樣,其豐厚的藝術含金量永不褪色。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