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22日

吳大琪教授 教育講論

現代教育面對的挑戰(三) 新世紀的學生評核

二十世紀教育有一個全球化趨勢,就是對認知能力(cognitive skill)的重視。大體上說,這是理解和分析知識,讓知識成為自己思考一部分的技巧,是對人智力和理性思考的訓練……

在課堂和日常生活裏,學生也需要不少其他技巧,如對文學和藝術的欣賞、待人接物的處世態度,還有對學習本身的態度認知等,這些技巧統稱為非認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

對認知能力的重視,是近世紀的事。中國以往的科舉制度,評核的重點是士子的文學修養、道德觀念等非認知能力。十九世紀西方列強的興起,令中國(以至全世界)的教育重點都轉向了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考、科學知識。認知能力被認為是教育的重點。非認知能力往往被認為只是加強認知能力的工具,它本身的獨立價值受到忽視。

西方主流教育觀點

認知能力的優劣主導學生的未來,是西方長時間的主流教育觀點。它引致一系列二十世紀的教學現象,如對IQ、語文和數學能力的重視、對發展認知能力的標準評核試的大量資源投入和信賴等。不過從上世紀末開始,認知能力對個人成功的重要性,開始受到西方教育界的質疑。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數據累積,西方教育界逐漸相信,認知能力對一個學生未來的成功,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學生的堅忍力、考慮長期而非短期利益的能力、他們的社交領導能力等,在他們未來的成功路上,往往和認知能力有同等的重要性,因而開始受到教育界重視。

和認知能力相比,要清楚說明非認知能力應如何測試和培養是一件困難得多的事,因為它受社會文化背景影響極深。舉一個例子,東方文化對小孩學業的重視程度遠比西方高。這表現為東方小孩在西方社會考上大學的成功率偏高。不過東方社會比較要求小孩守規則,表現突出的孩子往往成為不受歡迎的角色,這與西方鼓勵個性突出的文化相反。所以西方的小孩往往更能成功表現他們的獨創性。這些文化上的差距,每一天都在塑造小孩的非認知能力,因此培養非認知能力,必須因應社會文化的要求來設計,不可以隨便抄襲其他國家的經驗。

香港現在的公開考試制度是個由認知能力完全決定小孩優劣的制度。它是一個「公平」制度,因認知能力比較有單一的量度標準。但以認知能力來決定學生將來在社會上成功與否的標準並不準確,這也是所謂「高分低能」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

為了更好地培養人才,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因應社會文化特點加入培養(和考核)學生非認知能力的因素,是當代西方教育研究的共識。香港在這方面遠遠落後於世界,如何急起直追是教育界的挑戰。

(本文為「現代教育面對的挑戰」系列文章)

撰文:吳大琪教授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教授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可投稿「校長開壇」、「教研陣地」,文章約為800字;學生可投稿「貼堂」、「學生樂園」,畫作需要撰寫100字介紹,而文章約為8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2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