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月21日

張綺霞 訪談錄

良心設計師張瑋晉 獨力為升級再造打拚

三色回收箱在香港推行多年,然而循環再造牽涉昂貴的人力成本,以塑膠為例,分類、清洗的工序太繁複,再造膠的售價也無法支持,因此不少廢料最後依然被埋葬於堆填區。當循環再造愈來愈不符合經濟效益,Upcycling(升級再造)的想法便應運而生,本地年輕設計師張瑋晉(Kevin)正是其中一名推手。

他笑言,從事Upcycling的人都對自己的理念有一定堅持。「也想對社會有一點貢獻,認為傳統價值觀或現行生活方式不太可行,因此想嘗試新事物。若想賺夠錢結婚生仔買樓,未必會跑去撿垃圾。」自2010年全職投入以來,公司仍只有他一人,自言不知這條路能走多久。「香港的垃圾是撿不完的,如果有一天香港沒有垃圾,我就去搵工好了。」

走進Kevin的工作室,不禁讓人讚嘆廢料的可塑性。膠樽可做結他,也可變成喇叭,電飯煲則可變成單車鈴,上面的刻度和文字,用久了的黃漬,都變成漂亮的花紋和裝飾。成品看似簡單,其實背後的心思不少,每個商品都要花上多個月研究,在反覆試驗中找到最佳的製作方式。

在開始推銷自己的Upcycling產品時,他也曾遇上不少困難。「不少人都不明白為何你要把垃圾再拿出去賣。有人因為膠樽喇叭『很潮』而買,最後一打開箱子,便跑來問我為何個樽被劃花了?中國人很多時都有『用錢買二手東西是被騙錢』的想法。(笑)幸好最近也多了人理解我用廢料的原意。」

他希望人們再購買產品時不只是為了追趕潮流,而是認同背後的故事與理念。「做產品最重要是保留其前身的故事。例如咖啡袋和紅酒木箱的文字——我更曾鋸過一個年紀比我大的紅酒箱——這些都是最值錢和最有趣的東西。它總是不完美的,但這種不完美卻是最珍貴。」

逛街時也會留意垃圾

他不少產品都是發聲裝置,更曾為本地歌手黎曉陽新歌《香港傑出廢青》製作環保樂器。「因為會發聲的東西容易引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能玩能用,不只是一件擺設。」不同的物料,也有其獨特的聲音和故事。一次他在屯門的家電回收中心看到有大量廢棄電飯煲內鍋,「敲打後發覺聲音很好,就像鐘聲一樣,可以變成樂器。」

常踩單車從鰂魚涌到灣仔工作室上班的他,忽然想到可用電飯煲做單車鈴。花了三四個月研究,終於創作出最近的新產品「飯鈴」。他先把電飯煲壓平,切割成圓形再壓成鐘狀。「合作的師傅曾在八十年代做錶殼,因此有相關的工具。」所用的材料厚度也有講究。「不能太薄,否則一壓就爆」。在工作室裏,放了不少被「壓爆」的單車鈴,有些在邊緣裂開,他為其加上兩隻眼睛作小擺設,就如咧嘴大笑的人。

「飯鈴」第一批做了80個,很快售罄。「起初我還在想,香港有幾多人踩單車?」他笑言,沒想過會有那麼多人願意「買垃圾」,「許多產品的反應都在意料之外。」

平時除了機構幫忙提供廢料素材,他逛街時也會留意四周的垃圾是否用得着。「Upcycling的宗旨是,要看有什麼物料才能做什麼,因此我們所用的都是穩定(供應)的廢料。」塑膠桶喇叭都是用醫院定期棄置的藥水瓶;牆紙公司不斷棄置牆紙辦,可切割縫製成銀包;辦公室經常棄置的文件夾,可做喇叭;會展每星期都會棄置大量新地毯,可再造電腦袋;咖啡店定期棄置的咖啡豆袋可再造環保袋。酒店和紅酒商定期丟棄的紅酒木箱,也可將木板拆開加上單車轆的鐵枝,製成拇指琴。而飯鈴所用的電飯煲內鍋,平均每月收到百多個。

他曾以蒸籠製作喇叭,雖然外形吸引,但最終因為沒有「靚仔」的廢棄原材料而將計劃擱置。一些聲稱賣環保產品的人其實是購買新物料去製作,環保只是噱頭,他對此不敢苟同。「我的原則是,如果廢物的源頭斷了,計劃就要終結。」

「就經濟成本來說,買新樽永遠比用舊樽便宜,因為要經過篩選、清洗、刮走外面的貼紙等。」再用和再造的成本高,因此許多物品都難逃丟棄的命運。「油價太低,沒什麼人會用循環再造的膠。而最近鋁罐和紙張的回收價不斷跌,連阿婆也不撿了。Upcycling的原理是不破壞物料的本質,再造成有用的產品,價錢與單純把它攪碎成原材料也大有分別。我想提供一個更有效的處理廢料方法。」

在改裝的過程中,他也不會挑選一些需要過度清潔的物品,減輕環境和人力負擔。「到會展執地毯也是挑未落過地的卷頭卷尾。藥水膠樽清潔容易,藥水也屬水溶性而且透明,無害乾淨,但我們曾經想將油墨筒改裝成椅子,裏面的墨水要用天拿水才能洗淨,因此最後也沒有成為產品。」

會考成績改人生方向

愈深入尋找可再造的廢物,就愈能感受到香港垃圾量之大。「我們地方小,無論是家庭還是機構,處理廢物成本最低的方法都是拿去堆填。」棄置的經濟成本甚低,環境成本卻甚高。當初從事環保設計,全因看不過整個產品設計業的做法。「要賣產品才能賺錢,因此大家不斷改換設計,製作一些客人不太需要但感覺新潮的東西來鼓吹消費,幾年後,這些產品都會終結於堆填區。」

Kevin出身小康之家,會考全部E,只有美術是A,原本打算讀會計的他因此轉讀設計。他從理工大學產品設計系畢業後就加入電池公司當產品設計師,卻感不適應。「學校教你產品設計是要從研究出發,每件產品都是為解決問題而做,要緊扣生活。」現實卻往往相反。「那時我們接到的指示可以是,倉裏有很多電芯,因此要設計一支電筒來賣出去,而不是為了設計一支更好的電筒。」當年同屆畢業生真正從事產品設計的不足一半,留下的都面對相似困境。「有一些只是做眼鏡框、手錶、手袋等,每年都是跟潮流轉扣轉色,不算真正的產品設計。(消磨夢想?)可以這樣說。」

於是他嘗試在空餘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愛的設計。「一些讓自己沒那麼內疚的作品」。他從糧油舖收集白醋膠樽,再從深水埗地攤購買壞喇叭,回家拼成塑膠喇叭,再在手工市集擺地攤出售。「那時公司也有接其他工作,如製作木箱喇叭,無論喇叭長成怎樣,箱裏都要有一定的空氣產生共鳴,而空氣是用『公升』來計算的,於是我想到,5公升的木箱和5公升的白醋樽,形狀不都是很類似嗎?」

慢慢愈來愈多人想購買這有趣的喇叭,糧油舖的膠樽供不應求,他輾轉找到仁愛堂的環保園,又找上聖雅各福群會,讓其庇護工場幫手製作,實行大規模生產,他也決定全職投入。Kevin表示,與本地工業合作是他理念的一部分。「如果把本地垃圾運到別處製作,那個交通和運輸的環境負擔也不合理,只是很多本地工廠已消失。」除了庇護工場,他也會找碩果僅存的老師傅。「他們仍保存當年的老機器如製作『飯鈴』的壓模,產品可更多元化。」

母親找電工檢查產品

雖然是一人公司,但他強調自己並非孤軍作戰,從原材料蒐集、製作到銷售,也有很多理念相同的人和機構跟他合作。但他獨自創業,曾令家人非常擔心。「也游說了數年,近來則放心些,因為有固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產品,但他們也持續地問,為何不去找一份穩定工作?」

如今他除了設計和售賣產品,同時會舉辦工作坊和應邀約到學校演講及製作裝置等。他的工作坊是向聖雅各福群會租用,租金較廉宜,因此尚能負擔。「若單靠售賣產品維生,也會擔心無法應付開支。」

剛開始創作時,他的家就是他的工場, 堆積了不少廢料,曾惹來怨言。如今他每件產品都會帶回家用,也努力勸親友不要製造太多廢料,希望可潛移默化他們。「始終是很難的。我們這一代人,單是勸服爺爺那一輩人不要吃魚翅甚至是一張紙巾撕一半來用,就已掙扎許久。傳統很多小康之家都會覺得,既然能負擔,為何要這樣做?」就如他爸爸仍喜歡買新喇叭,而不愛他的環保喇叭。廢棄單車轆製成的燈掛在家中,也曾惹來疑慮。「我媽雖然說漂亮,卻曾趁我離開香港找電工師傅來為它檢查,最後也說沒問題。(笑)」

透過產品,他希望能傳達一種改變生活的理念。「我們的上一代乃至再上一代多是來港的移民,要努力賺錢養家,如今我們這一代多不需要為餬口而賺大錢,因此有更多空間思考,是否應沿用舊有價值觀處事?這是我們的福氣,也是我們的責任。」

他不覺得自己做的事不平凡,只認為每個人都有推動改變的力量,例如當初牆紙銀包得以生產,是因為牆紙公司職員看到其作品主動聯絡。「若每個人都在自己崗位上為環境貢獻多點,整體將會有更好變化。每個人都有位置可make a difference,你覺得自己能力有限?事實未必如此,只是你要挖深些去找到那位置。」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攝影:陳縱宇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