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
兩年前,美國法院連續處理兩宗入稟訴訟,都是控告一間國際食油公司,指控其4款標籤「全天然」食油並非天然。被指控的4款產品,包括天然植物油、純芥花籽油、純粟米油、天然組合油,全都含基因改造成分。根據指控書,原訴人認為基因改造食物是經過高度加工,其化學結構根本與天然植物完全不同,所以並非全天然。被指控的產品,都含三大基因改造農作物:粟米、芥花籽、黃豆。在美國,七成的粟米、八成的芥花籽、九成的黃豆都是基因改造農作物。經過兩年的訴訟,控辯雙方最終庭外和解。事件發展到此,是因為涉及的4款食油產品,3款已經刪除了「天然」字眼,第四款亦將會步其後塵。
一直以來,無論在美國或香港,「天然」這個詞彙是沒有法律規限,亦沒有政府機構或私人團體去檢視印有「全天然」的產品是否屬完全天然。再者,當品牌名含有「天然」(Nature或Natural)這個詞彙,會令大眾覺得這品牌產品屬天然。實際上,卻未必一定是天然,一看成分表便知端倪。
此案的重點,是爭拗基因改造是否天然。基因改造這個課題其實已纏繞美國多年!在歐洲,所有含基因改造食材的產品,全部都要標籤。例如,用基因改造粟米製造的早餐粟米片,是需要標籤含基因改造成分。又如,含基因改造大豆油及白砂糖的朱古力糖果,或用大豆油炸的薯片,全需標籤註明。但在美國,卻沒有相關標籤法例,消費者一直不滿被蒙在鼓裏。
這次訴訟,可算是一個突破。雖然沒有勝負之分,但消費者的反基因改造情緒不但開始影響到大企業的決策,亦開始令到政府機構正視。兩星期前,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有意管制「天然」這個字眼,並展開公眾諮詢。明年7月1日開始,美國佛蒙特州會有規範基因改造食材標籤法則。由第一個州份打破缺口,其他州份也可能會陸續跟隨,所以實行基因改造標籤法將會是大勢所趨。
作者為註冊營養師
隔周一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陳震夏中學校長 沙士逆境話今天 |
上一篇: | 顱內囊腫(二):皮樣囊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