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30日

翁義平醫生 腫瘤科

膀胱癌警號──血尿

膀胱癌最明顯的徵狀是血尿,但這警號卻經常被人忽略。不少人遇有小便帶血,往往誤以為是「濕熱」,由於無痛且間歇性出現,便掉以輕心。也有女士誤以為患尿道炎,服藥後便沒有進一步檢查。

早前有一名38歲的男病人,血尿出現了3個月也沒有求診。直至後來因工作需要接受身體檢查,才發現膀胱有腫瘤,檢查後確診患上膀胱癌。由於錯過治療的關鍵時機,癌細胞已入侵膀胱肌肉,他需要接受全膀胱切除手術。

另外,癌細胞在膀胱膜容易令膀胱變得敏感,患者或會有尿頻徵狀。如果腫瘤侵蝕膀胱頸位置,病人會出現小便困難及感到阻塞。然而,大部分中年男士出現尿頻或小便困難等徵狀,多會想到前列腺出現問題,因而造成延醫。

因此,如突然出現血尿或尿頻等徵狀,必須立刻找醫生檢查。最直接及準確的檢查方法是膀胱內視鏡,醫生會把一條細長軟管結構的內視鏡,通過尿道伸入病人的膀胱,然後注入鹽水,這樣便可以清楚觀察膀胱及尿道的內壁。整個過程只需5至10分鐘,既安全又簡單。

膀胱癌分表面及入侵性。大部分腫瘤最先在膀胱內膜表層出現,這階段稱為表面性;經過一段時間後,腫瘤才會擴散到膀胱肌肉及身體其他部分,稱為入侵性。表面性膀胱癌治癒率高,只需使用膀胱內視鏡刮除癌細胞。如腫瘤較大或出現表面性病變,病人需要進行膀胱灌注卡介苗治療,以減少復發機會。由於膀胱癌的復發率高,手術治療後,患者仍需定時接受檢查。

若癌細胞已侵蝕膀胱肌肉,要根治惟有整個膀胱切除,然後於腹部開造口及戴尿袋。假如病人腎功能良好,醫生會借用一段腸臟來製造一個人造膀胱,患者毋須使用尿袋,部分更能如常排尿,有些則需手動排尿。整個手術以微創方式完成,傷口只得幾個小孔。當然,若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位置,便需要接受化療和電療了。

作者為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隔周五刊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