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28日

姜紀茹 設計藝術

意大利朝聖之旅 探尋工藝家具美學故事

米蘭家具展是一年一度的設計界盛事,屬國際知名設計師夢寐以求的展現舞台。因此,對於行內人來說,是不能錯過的活動,即使由香港到米蘭最少約12小時的機程,也吸引不少設計愛好者前往參與。懂得享受生活的歐陽應霽(阿霽)是其中一位擁躉,過去26年的4月,他也會到米蘭一睹未來設計的趨勢。

最近阿霽進行一次意大利的朝聖之旅,難得與Natuzzi 的掌舵人接觸,了解家具品牌背後的動人創作故事……

阿霽由記者身份走到室內設計策劃師,陪伴着他成長的除了寶貴的採訪經驗,還有到米蘭家具展觀摩的得着。「單看產品未必令你對整個設計有全面理解,而與設計師傾談背後的意念,則能體會到他的靈感來源,有另有一番不同的感受,你會發現設計師背後的小故事很有趣,甚至設計中包含了他們對社會議題的不同看法。」阿霽這種難得的經驗,是在記者生涯的訪問累積出來,那時因為雜誌社資源有限,他無論寫稿或影相都一手包辦,甚至一次要撰寫20多版的文章。

設計原是為人民服務

屈指一算,20多年的時間,阿霽可算是香港第一批到米蘭家具展採訪和報道盛事的一分子,見證着整個行業的變化。雖然米蘭與香港地域相隔甚遠,然而隨着資訊發達的幫助下,對於香港也有微妙的影響。「這些年,我觀察到香港人對家具看法也有轉變,由一小撮對家具有興趣及有經濟能力負擔的小眾,漸漸地普及起來。更多中產階級加入欣賞家具的行列,他們希望打造有品味的家居。至於廠商方面亦反映了經濟的事實,隨着中港台的消費力愈來愈強,世界廠商亦趨向拓展更大的市場,從早期廠商為設計而設計,只迷戀設計師的產品,甚至去到高高在上孤芳自賞的態度,到現時從小撮市場中走出來,繼而考慮大眾的市場,着力於陳列及顯示產品,令市場出現更多元化的產品,實屬好事。」

世界經濟經歷多番波動,而設計與經濟本是息息相關,令不少品牌亦有不同的變遷。每個牌子都曾出現起起跌跌,有些甚至消失。整個社會的議題也會對家具設計帶來衝擊,如環保材料的應用、慢生活的追求,無論由廠商、設計師、用家價值觀取向都有所變化。在眾多變化中,卻令阿霽看到設計中美好的一面,「真正好的設計並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讓更多人摸得到、坐得到及用得到,而且應該是價錢合理的,這才是真正為人民服務,並非為牌子而自抬身價,若只有一小撮人享用,其實意義不大!」

潮流這回事,經常交替轉換,厲害的可時興3至5年,短的一年半載也可轉勢。阿霽形容人長大了,看設計也有一番體會。「設計其實就如呼吸,是人體的與生俱來,這種呼吸亦有節奏,快有時,慢有時。年輕時看到一些知名設計師作品,會因名牌效應而盲目追捧,即使用得不太舒服,也會受對方名氣影響而受落,但是當急速(追捧)過後,也會想想實在一點的。不過無論是什麼『呼吸』模式,都是一種對美好事物追尋的動力。」

自然中領悟創作心態

隨着時光的流逝,加上大環境的更替, 參與這些家具展覽時,由早年記者左撲右撲的心情,也轉變到現在悠然自得地參與。「近年我開始留意一些品牌,這些品牌可能並非走在最潮流時尚的路線,然而一直以來實實在在服務大眾。Natuzzi是10多年前認識的品牌之一,作風低調,沒有花金錢作大量宣傳,也沒有特別重金禮聘知名設計師,而是採取腳踏實地的方法,繼而被人家看好。」

早前阿霽曾到國際品牌Natuzzi位於意大利南部的廠房參觀,幸運地他有機會與Natuzzi Group集團的主席Pasquale Natuzzi傾談,令他對設計有另一番領會。「今次與Natuzzi先生傾談令我獲益良多,最令我佩服的是50多年前,Natuzzi以學徒身份入行,當時並沒有太多的理論,他默默服務消費者,在設計上並不是那批站在潮流最前線的,也不是最亮眼,當早幾年各品牌一窩蜂追捧知名設計師加入,以增加名牌效應時,Natuzzi卻沒有選擇加入戰團,反而作風低調,把財力集中在產品的研發上,以提升品質。即使得過獎項或得到任何榮耀,也歸功於整個設計團隊的努力,然而隨時間的轉變,更多消費者從追捧名牌設計師中走出來,繼而知道自己實際的需要,反而令人更深思品牌的優勝之處。」

在短短的4至5日參觀工廠之旅, 他更理解到Natuzzi品牌的創作來源。「假若你身處意大利南部就會更加明白品牌設計的意念,產品用色及質材或多或少都與當地風情有關。那裏獨特的風貌如陽光普照、寬闊海洋、宏偉石頭及橄欖樹,令人感覺到天大地大,以致明白到品牌的設計是如此大方。」

參觀了設計師的辦公室、陳列室,以及廠房研發、選擇物料及結構,也讓人明白到品牌實事求事的態度。「這裏可見工匠由裏到外地製作梳化,但他們不會為了開放給人參觀,就把工廠打造得美輪美奐,或是把製造秘密內藏,反而實事求事以透明的方法公諸同好,這方面與意大利南部人的性格相輔相成。」

撰文:姜紀茹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