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17日

區聞海 醫三百

青蒿素從頭看

我很喜歡這張照片中年輕的女研究員抿着上唇專注地聆聽教授講解的表情,堅定而樸實。年輕的屠呦呦當然不會想着日後會得到什麼獎,遑論是西方世界的諾貝爾獎。《南華早報》引述她得獎後吐苦水:「現在弄得滿世界都是屠呦呦了。」

「三無」科學家

《人民日報》微博重發一篇舊文《屠呦呦為什麼落選院士》,其中提到屠呦呦因為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被人稱為「三無」科學家。文章即時引發網民對科學院院士評選標準的疑問。

2002年,我在搜集資料寫《當中醫遇上西醫》一書時,初次知道她研發青蒿素治瘧疾的故事。她不是中醫,沒有成為我書中的角色,但我提到青蒿素的發現令傳統中醫學尷尬:「從草藥提煉有效成分,路途迂迴,難得的成功例子如治瘧疾的青蒿素,卻又被納入西醫的藥庫去了。」

網上澎湃新聞記者林夏寫「關於屠呦呦和青蒿素的四點疑問」講得更分明:青蒿素是從黃花蒿中分離得到的化學物,特點是脂溶性較高,以傳統中藥加熱煎服反而會破壞青蒿素的治療作用。(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2145

記者問諾貝爾獎委員會,這是不是首次頒獎給中醫?發言人強調:「獎項不是頒給傳統醫學, 今屆諾貝爾獎是頒給受傳統醫學啟發而創造出新藥的研究者。」

醫藥與戰爭

屠呦呦說,研究的靈感來自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記載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葛洪是一個道士藥師,也可以算是古代的化學師,他使用的青蒿是單味草藥,不加熱煎藥,更不講究中醫學理論,但求實效。

青蒿素是在文化大革命當中研發成功的。程介明教授有文章表示對此感到好奇:為何在文革中屠呦呦仍能專注工作,不受政治鬥爭衝擊?是否因為她不沾政治與人無爭?當然不是因為這個。當初研發治瘧藥物是支援北越抗美戰爭的國家軍事任務,由周恩來親自過問,舉全國之力攻關,紅衛兵不可能衝擊。

醫藥進步有時是戰爭逼出來的,青蒿素也是一例。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