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12日

曹國柱醫生 專科與你

炒股炒出情緒病

早陣子股票市場大上大落,有人一夜間賺幾個開,亦有人慘淡收場,內地更有股民因失利而自殺,叫人惋惜。事情不能單看表面,有些股民本身潛藏情緒病傾向的危機,要是遇上股災或形勢大起大落,病徵便會爆發出來。此外,有病態賭徒「狼炒」只求刺激,就算明知不對,仍因炒燶股而賠上身家,甚至犧牲與家人的關係。

不論是有焦慮症、鬱躁症(雙極性情緒病)、抑鬱症或病態賭徒,都可因為病情而在股票市場作出不恰當的決定,或投放超額金錢,導致損失,使心情變得低落,再令病情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狼炒帶來刺激感

首先,任何人如果炒股炒至「損手爛腳」,自然令心情低落、焦慮甚至有失眠症狀,脾氣更加暴躁。另外,有些病人因感長期低落及生活枯燥,於是在潛意識中希望尋求改變和刺激,他們其中之一的選擇便是投機買賣。「狼炒」就是高風險投資行為,大部分人都用閒錢投資,不會動用所有生活所需使費或積蓄;但某些病人可能一時缺乏理性,會失控地投放過量金錢,就算面對大上大落的股市亦不會退縮,反而覺得刺激非常。

輕型的鬱躁症也是高危一族,他們情緒高漲時會過分樂觀,忽略了投資風險,但由於他們的表現未算嚴重,旁人只以為病人個性「躁底」或「狼死」,未有為意所作所為是病態行為。病態賭徒不止愛賭錢,亦可以迷上炒股的快感,以致不能自拔。他們通常有獲利經驗,體驗到不勞而獲的快樂,於是沉迷下去;日子一久,病態賭徒知道總是輸多贏少,但心頭的衝動令他們失去常性。亦有病人認為賺錢要乘勢追擊,輸錢只是一時運滯,於是繼續把金錢時間投放進去。

病態賭徒難自控

Jason(化名)沒有正職,財政靠家人支持,不愁衣食,人生無目標,常感苦悶、枯燥,於是去澳門賭錢作樂,也愛高風險投資如炒窩輪,置其他正事不理。最終他的家人忍受不了,要求他求醫。Jason在金錢上損失甚巨,自覺失控及後悔,但生活已被炒股所包圍,就算沒有財經新聞、朋友給內幕貼士等「引誘」,他亦無時無刻在想如何炒賣股票,常因衝動而作出不理性投資,最終蒙受損失。若然瘋狂炒股與焦慮症、鬱躁症、慢性抑鬱症或病態賭徒有關,便有必要接受專業人士的幫助,以藥物或心理治療去處理有關炒股的問題。

股票投資一定有風險,如果損失輕微,可能要在一段時間內放棄生活享受, 但「賭身家」而陷入財困,或連棺材本都賠上,即使本身沒有情緒病,亦有可能出現心理創傷,無法接受現實,有暴躁、生氣、低落的情緒,以及將責任推到他人身上。多年前雷曼兄弟事件發生時,我跟一位住老人院的婆婆聊天,問她為何悶悶不樂,她說因為損失了300萬元,既是老本,此後亦沒可能儲回來。部分股民都覺得,失去龐大金錢猶如一無所有,其實他們的心理損失大於賬面損失而不自知,才會感到絕望。須知道金錢不是一切,我們還有親情、健康、事業及學識等等,儘管當下感到難過,但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不是失去所有,錢財身外物也。

鑽牛角尖無助解決

要在艱難時期紓緩情緒,可多做簡單而正面的事情去平服心情,每個人都有獨特的Comfort food、Comfort activity或Comfort person,例如是最喜歡的港式茶餐、聽歌或唱K,或是與交心的知己見面,這些人和事都能撫平難過的心情。用了這些方法仍覺困擾的話,不妨尋求專業人士如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的意見;與其縮於一角鑽牛角尖,不如積極求助,既可暫時鬆一口氣,亦能聽取專業分析,不會愈來愈沉,或是再因情緒不穩而在投資上重複犯錯。

如果炒股已將整個人生佔據,肯定對家庭、事業、社交等有重大影響,患者不妨嘗試分散注意力,建立其他嗜好,再嘗試從中得到滿足感,不再只受制於炒股。又或者明知自己不堪驚嚇,俗稱「心血少」,就要認真考慮是否仍要炒股,或者先做好正職,或者報讀關於炒股的課程,亦應踏實而為,先做保本投資,無謂讓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

開解炒燶股朋友5式

1.如果朋友最近性情大變,對嗜好不再熱中,言語負面,見面時表現呆滯,或是不欲出席朋友聚會,可以輕鬆態度慰問,如「最近點呀?」「你需要我幫忙嗎?」等。

2.切忌對朋友施加太多壓力,就算是玩笑方式的「你肯定是炒燶股票吧?」亦不恰當,此時朋友最需要是關心與聆聽。

3.如果朋友願意回覆短訊,透露情緒低落,應進一步邀約見面傾談,了解對方的困擾,並給予支持。

4.要讓朋友知道,因股票失利而傷心難過並非軟弱,實屬正常表現,不必介懷。

5.一旦發覺朋友情緒不穩,可語帶支持地表示對方可能有情緒病症狀,不如向醫生求助,以專業方式解開困局。

撰文:曹國柱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