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10月2日

龐朝輝醫生 國手開講

嬰幼兒淚管閉塞

若家長發現嬰幼兒的眼睛常流出淚水、而且有黃色甚至膠狀的分泌物或黏性眼垢,但眼睛又不紅,便需留意他們是否患上了先天性的淚管閉塞問題。

人體淚腺會分泌淚水,淚水流進淚孔後, 經過淚囊、淚管進入鼻腔;可是,若淚管位於鼻腔內的出口狹窄或閉塞,便有可能令淚液出現積聚倒流的情況。統計發現,約3%至5%的初生嬰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先天性淚管閉塞問題。

原來,部分嬰兒出生時,位於淚管出口的鼻黏膜,尚未完全打開,在此「半開半合」的情況下,眼睛的分泌物及淚水未能有效排走,積聚在淚管中,淚管出口瓣膜堵塞,結果嬰兒在睡醒時,眼睛容易被黃色的「眼膠」黏着,或經常流眼淚。

部分患者的淚管可在數個月內,隨着淚管發育完成而自然「疏通」;但亦有部分幼兒的淚管,始終不能自行暢通,需要接受治療。

若嬰兒在出生6個月後,淚管閉塞情況仍無改善,醫生便可能需為他們安排治療,否則淚管長期閉塞令病情惡化,可導致淚囊滋生細菌及發炎含膿,令眼眶腫起如雞蛋般,出現急性淚囊炎。

不少患者出現徵狀的時候,都是一隻眼睛不停流眼水,但另一邊眼睛則無異樣。隨着患處發炎情況加劇,眼角周圍可能含膿腫脹,若是膿液倒流至眼球,更可引起蜂窩組織炎,損害神經及血管。這時候,醫生便可能須為患者於眼旁位置開刀、排膿,令該處留下永久性的疤痕。

除了藥物治療外,醫生亦可使用「淚管氣球擴張手術」為患者進行治療,手術是沿淚管將直徑約1毫米的導管放入,再在淚管狹窄的部位將導管末端的小氣球泵脹,將閉塞的黏膜撐大約3毫米,打通淚管。

手術的創傷性低,亦不會對病人的眼睛或鼻子功能構成影響;即使淚管日後再次狹窄,仍可再次使用相同技術治療,對兒童患者來說較為安全,醫生亦可選擇為他們進行傳統的通淚管手術。

作者為眼科專科醫生

隔周五刊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