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4日
由《信報通識》、香港教育城主辦,香港教育局、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協辦,Visa全力支持的「全港通識理財問答比賽」早前圓滿結束,一眾得獎學生於上周五前往香港金融管理局參觀,並領取「壓軸大獎」——跟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直接對談。
學生到訪金管局的首站,是參觀金管局資訊中心,了解金管局的成立背景、香港的金融及貨幣歷史,以及現有的鈔票防偽特徵等。參觀過後,一眾師生終於在金管局一睹陳德霖的廬山真面目,並聆聽他介紹金管局職能、到海外推廣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經歷,以及分享使用銀行服務的心得。
了解投資權益責任
陳德霖提到現時的投資產品五花八門,金管局的監管要求相對提高,但他強調前提是取得平衡,在保護買賣雙方權益的同時,避免窒礙金融業務市場的發展。金管局既負責維持貨幣及銀行體系的穩定(包括監管銀行銷售投資產品的業務),致力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會教育市民負責任地使用銀行服務,保障金融消費者的權益。陳總裁囑咐學生要保持清晰頭腦,理解銷售手法對投資者的影響,並強調正確的投資觀念,「人人都想『錢搵錢』,但這個世界是沒有高回報但低風險的投資產品。」
到對話環節,三位在「全港通識理財問答比賽」獲得各階段個人獎項的學生都把握機會發問。例如問到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服務中心,青少年在當中的機遇;亦有學生問到金管局制訂措施時的考慮因素,以至對金管局總裁的職務深感好奇,陳總裁一一耐心解答。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的陳浩峰同學很珍惜今次在台上與陳德霖對話的寶貴經驗,陳總裁談到希臘的財政問題「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對他來說非常受用,「就像某同學考試成績大退步,也並非一朝一夕,其實是長時期慢慢退步,有迹可尋。」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的徐詠童同學則表示,陳總裁寄語年輕人珍惜香港得來不易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明白必須時刻努力,「就像龜兔賽跑,稍為懶惰就會被追過。」至於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馬宇寧同學,則認為這次活動令他進一步理解消費者責任和使用信用卡等理財知識。
在問答比賽勇奪學校大獎的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亦有師生參與是次活動,該校教師王名寬表示,常規課程時間有限,理財教育比例較少,非商科學生接觸的經濟知識更少。在課堂講解經濟知識或較抽象,是次活動由金管局行政人員進行分享,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經歷,有助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撰文:《信報通識》編輯部
相片由大會提供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可投稿「校長開壇」、「老師陣地」,文章約為800字;學生可投稿「貼堂」、「學生樂園」,畫作需要撰寫100字介紹,而文章約為8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2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遊戲中領悟消費智慧 |
上一篇: | 孟加拉少女數學考F 輾轉入港大圓藝術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