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7月7日

張傑醫生 兒科

找錯重點

早幾天在面書上見我一個朋友在「求救」 ——治療良方。原來,他的8個月孩子有「濕疹」。他們發覺孩子經常抓頭部和頸部的位置,在好奇驅使下,他們檢查後發現頸部髮邊有一塊紅色不規則的斑塊。他們一看便認為是嬰兒濕疹。再為了求證,他們便馬上上網尋找資料作實他們的「診斷」。結果是正確的,因為痕癢、紅疹、摺位愈搔愈紅。

他們跟從網上建議的方法處理,但是完全沒有進展,而且情況在這個星期更壞,所以,他們在面書上「求救」。結果在2天後,他收集了二十多條朋友建議治療濕疹的方法。當天,我無意間見到他的留言,其他人的回應有點奇怪。奇怪的是根據我的經驗似乎不是濕疹,所以我在網上找了一張相片給他比較,結果這正是跟他孩子的一模一樣。原來這紅塊是血管胎記的一種──「三文魚色斑」。

顧名思義,這種胎記是橙紅色為主,約有40至60%的初生嬰兒有此情況。幸運的是,三文魚色斑是不需要治療,而會隨年齡而自然消退,多見在前額、眼皮、後枕的位置。由於是血管增生的一種,所以只要有因素令他血液循環增加,便會發紅。例如哭泣、大便中、氣溫上升等。問題是這種不穩定色澤的狀態會容易聯想到控制不了的情況。那麼為何會痕癢呢?原來,這是個「大汗」的孩子,所以在後枕(後頸)的位置會常常搔癢,與「紅疹」無關。

他們明白後,便放下心頭大石,也不需要每天早、午、晚塗藥膏。回想起,他們也發現, 孩子的前額和上眼皮位置的確也有微紅,是三文魚色斑的徵狀。我問他們有何得着呢?經過此事後他說,首先他們找錯重點,痕癢是主要被分析的情況。接着,誤信網上的圖片和文字處理方法。最後,當然沒有正式找醫生作諮詢,也忘記了診症的重要是客觀分析和足夠的皮膚臨床診斷的機會。

老實說,面書上那些非醫學專業意見,往往帶來不必要的「推波助欄」。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隔周一刊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