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5日
香港藝術節的演出一般都是在每年2月底至3月底舉行,但今年的《狄杜娜朵——戲劇女王》(Joye DiDonato – Drama Queens)音樂會則要等到5月6日,而且只演一場,可見這位歌唱家演唱排期之緊張!這次在香港唱完一場音樂會之後,次日便去上海繼續「戲劇女王」曲目的巡迴演唱會。
狄杜娜朵是美國演唱巴洛克樂派歌劇的著名女中音,2013年初開始,目前仍在進行她的「戲劇女王」曲目的巡迴演唱,從2015年2月至3月到十個歐洲城市(包括里斯本、布魯塞爾、倫敦、巴黎、巴塞隆拿、馬德里等)演唱由著名音樂學學者Alan Curtis編纂、Boosey & Hawkes出版、Virgin Classics灌錄的十三首巴洛克樂派歌劇詠嘆調。
音色豐潤爐火純青
狄杜娜朵這次所演唱的8首巴洛克樂派歌劇詠嘆調包括Antonio Cesti(1623-1669)《圍繞我的擎愛》(埃及女王奧龍泰阿)、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3)《被放逐的皇后》(羅馬皇后奧塔維雅)、Geminiano Giacomelli(1692-1740)《被拋棄的妻子》(特拉比松帝國公主艾琳)、Giuseppe Maria Orlandini(1676-1760)《在驚濤駭浪間》(巴勒斯坦女王貝蕾妮絲)、Johann Adolf Hasse(1699-1783)《死之可怕》(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我將哀悼我的命運》(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和《我的靈魂閃耀》(波斯女主羅珊)、 Giovanni Porta(1675-1755)《親愛的媽媽,給我一個擁抱》(邁錫尼公主伊菲格尼)。
上述八首詠嘆調裏其中Handel有兩首,其他還有埃及女王、羅馬皇后、巴勒斯坦女王、波斯公主等,因此這次演唱會狄杜娜朵被稱為「戲劇女王」,其實是「歌劇女王」(Opera Queens),這七位作曲者均是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上半葉的巴洛克樂派的作曲家,風格和作曲技法十分相似,大師級如Handel和Monteverdi的旋律優美、典雅、感人,伴奏顯示出對位化和聲織體豐滿精緻。事實上,這七位作曲家正處巴洛克樂派的後期,也是JS Bach和Handel所代表的巴洛克樂派全盛時期,為十二平均律大小調作為歐洲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奠定扎實的基礎。
狄杜娜朵的女中音音色優美、豐潤、甜美、溫文爾雅,顯示了巴洛克樂派的風格。Handel的兩首埃及女王利奧帕特拉和波斯公主的戲劇化的劇情和她們不凡的經歷,在狄杜娜朵的演唱之下,把故事情節發揮得淋漓盡致,音量收放自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Monteverdi的羅馬皇后奧塔維雅也被狄杜娜朵掌握得恰到好處。
金蘋果古樂團居功
狄杜娜朵的演唱由成立於2012年的金蘋果古樂團(Il Pomo d'Oro)伴奏,曲目以巴洛克樂派的歌劇與器樂作品為主,曾多次獲獎。音樂總監Dmitry Sinkovsky既是傑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又是出色的假聲男高音(Counter tenor),多才多藝。樂團共十七名團員:弦樂組(12)、羽管鍵琴(Cembalo)(1)、低音琵琶(Theorbo)(1)、管樂組(3)。這次樂團為狄杜娜朵伴奏外,還演奏了Domenico Scarlatti(1635-1757)《C大調序曲》、Antonio Vivaldi(1678-1741)《D小調協奏曲RV 242》等器樂作品,水準極高。作為小提琴獨奏家,Sinkovsky技巧極好,音樂感甚強,與狄杜娜朵配合得十分緊密,而且互動得精采,常常擦出火花。狄杜娜朵的成功,金蘋果古樂團居功甚巨。
這次音樂會香港音樂愛好者享受到巴洛克樂派歌劇的精髓。
撰文 : 劉靖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自家品牌幫倒忙 |
上一篇: | 「通」與「不通」的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