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5月12日

張傑醫生 兒科

父母造就癡肥仔女

2015年年初,香港大學發表研究報告顯示香港有愈來愈多孩子變得癡肥,而且趨向許多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的機會愈來愈大。到底是誰的責任呢?我認為是父母的責任,因為父母從孩子出世開始,便為孩子造成癡肥的環境。

在懷孕期,準母親必會逼自己增重。就算體重的幅度在合適水平,很多準媽媽也會希望自己再重一些,因為她們認為自己增磅之餘,總有一些多餘的營養會輸送給胎兒。所以,母親多數強迫自己吃多一點,但是研究顯示,胎兒如果出生時已超重,將來患糖尿病和癡肥的機會增加。

待嬰兒出生後,父母還是想孩子大隻一點,所以由吃奶到半固體食物,都會用盡方法去餵食。雖然說食糧很難百分百可以強迫,但是如果孩子習慣進食大量食物,這種不斷追求食物的欲望將會持續。

到了再大一點的幼兒期,除了正餐外,如果父母或親人繼續給予零食和副食品,孩子不難出現體重急切增加的情況。當中有5種食品是最容易致肥的,包括:蛋糕、果汁、雪糕、撈汁食飯、液體狀的甜品。這些食品皆會有大量糖分,容易過度消耗胰島素和引致脂肪積聚。

聽完以上的典型故事,父母其實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兇手」,因為他們陷入思想的陷阱當中:1.胎兒過重不代表健康,反而容易在生產時出現各種受傷的情況。2.嬰兒期過重容易導致大肌肉發展較遲和在皮膚摺位出現各種發炎。3.甜食和糖分是最容易令人增磅,若不是自己花錢買,或自己會進食,否則零食、甜食不會跑到我們的家中。

所以,孩子的重量多少是取決於父母的態度。如果不想孩子成為癡肥族,請父母親今天便開始行動。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隔周二刊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