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4日
也許,梔子花的名字太美,過往文人墨客都愛寫她,如張愛玲、亦舒,相信愛看她們小說的人對梔子花這名字絕不陌生,潔白芬芳動人,彷彿只有富格調的女子才配擁有。原來,芳香素雅的梔子花還可入饌,有來自韓國的品牌餐廳就將梔子花泡水煲飯,煮出帶有淡淡芳香的米飯,用來製作韓式飯卷與拌飯,可口之餘還有食療功效,創出韓食新驚喜。
最近於韓國登陸香港的年輕品牌The Cup在紅磡開設第一間分店,店子以3S作口號,意即Slim, Stylish & Simplicity,餐單設計以少鹽少油為主;室內設計時尚,用上綠色、白色等充滿活力的色彩;還有與餐廳名字互相輝映的紙杯盛餐器皿,帶來地道、時尚、簡約的韓式輕食。
餐單由韓國總店親自篩選,無論是特色飯麵、炒年糕、燴飯或紫菜飯卷,也能顯示韓式新派美食充滿活力的一面。食物大部分所使用的醬料會沿用韓國的研發,如照燒醬、甜辣醬、年糕醬、八爪魚醬、拌麵醬、芥末醬、泡菜醬、年糕醬、烤牛肉醬等,務求保持韓國店的風味。香港店會於外賣時保持品牌的傳統,以總店設計的紙杯盛載食物,至於堂食則會因應環保改用可清洗的碗筷。
淡黃誘惑
其中最特別的是,店子所採用的米飯全都用了梔子花煮成,梔子花是不少香料的成分,黃色的花芯可用來製作染料,因此由梔子花所浸泡的米飯也會帶淡黃的顏色。梔子花營養價值高,含有三萜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中醫認為梔子花能入藥,具有清熱涼血、化痰止咳、寬腸通便的功效。
美食包括「蜜糖雞肉飯」,選用了來自韓國的雞件,以韓國蜜糖、秘製照燒醬、自製芥末醬等調味,雞件炸熟後伴上荷蘭芹和嫩葉點綴,配上以梔子花泡水煮好的米飯,甜甜的讓味蕾煥然一新。
至於「招牌紫菜飯卷」同樣以梔子花飯來製作,加入鹽和麻油提升飯的香味,包上韓國紫菜、韓國醃蘿蔔、紅蘿蔔、黃瓜、牛蒡、九牙菜等,爽口彈牙,味道偏淡,可蘸上少許芥末醬,更為惹味。其他還有配搭照燒醬的「烤牛肉紫菜飯卷」及帶少許鹹鮮味的「飛魚籽紫菜卷」讓大家選擇。
特色韓食
麵食亦是韓食一大特色,如「海螺拌麵」,將韓式米粉泡浸後放入雪櫃兩小時,目的是令麵質地更爽滑,取出後用大火煮熟再過冷河,拌上切片海螺、秘製拌麵醬、蔬菜、紅辣椒、雞蛋絲、葱花、芝蔴等不同配料,再以麻油調味,香辣惹味。
熱騰騰的「軟豆腐燴」是一道帶少許辣味的海鮮豆腐湯,材料豐富,有青口、海蝦、墨魚片、蜆肉等,配上豆腐、平菇讓濃湯更健康,湯底是傳統的大醬湯,並以辣椒油、蒜粒等調味,還有梔子花炒飯,份量豐富,讓人大為滿足。
傳統的韓國炒年糕相信大家吃得多,這裏除了有傳統口味之外,還有西式口味新選擇,如「煙肉忌廉炒年糕」,是西餐白汁意粉的韓式變奏版本,大廚將淡忌廉、煙肉、巴馬臣芝士、淡奶、洋葱絲、紅蘿蔔絲、紅椒絲、小棠菜絲等與韓國年糕一同烹調,年糕煙韌彈牙,香口美味。
小食則有味道甜美的「甜雞丁」,是韓國炸雞的另一版本,大廚先將雞件以180度油溫猛炸3分鐘,做到外脆內嫩的效果;瀝油後加入韓國雞丁醬拌勻,最後灑上花生碎和嫩葉作點綴,輕輕咬下,便能感受雞肉豐富的肉汁,還帶有花生的餘香。韓國美食又怎少得「韓式漬黃瓜」和「鮮醃泡菜」,前者以黃瓜、蘿蔔、洋葱、甜菜拌入韓國雞丁醬後醃24小時,爽口清新。後者的鮮醃泡菜與普通的泡菜不同,蔬果更為爽脆,師傅使用天津大白菜配上秘製泡菜醬、蒜沫、魚筋魚醬等醃24小時,上菜前加入芝麻拌勻,鮮甜得讓人一再回味。
撰文:林依純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