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5年3月25日

吳雄 鑑賞天地

景德鎮Hip Hop雕塑家
心交天下 神交古今

八十後雕塑家黃玉龍早前在香港的展覽吸引不少明星出席,這位受中國「瓷都」景德鎮藝術熏陶的內地年輕藝術家,創作的靈魂是美國hip hop文化,成長土壤卻是傳統中國文化,這種中西合璧的思維,使他的創作能中西、古今混合,難怪他的展覽主題是「無」。

然而,在一眾hip hop味濃的雕塑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送給世人的一輪明月。

中國古代詩人對月亮情有獨鍾,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商隱的《霜月》、李白的《月下獨酌》,也留下不少不朽名句,比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以至三歲小孩也琅琅上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等。黃玉龍的作品《昭》(The Moon),就有心交天下、神交古今的意味。

宋代詩人蘇軾看到的嬋娟,或許比黃玉龍的月亮少一些隕石坑,但肯定與美國的hip hop音樂藝術家Jay-Z看到的一樣,因為他找來NASA的最新月球圖片照着做。外國的月亮並不特別大和亮,只是中國看到的月亮愈來愈不清晰,原因柴靜在《穹頂之下》說得很清楚了。「全世界只有一個月亮,但人的生活壓力和生活軌跡不同,逐漸變得終日不見天日,人類文明失去很多自然的東西。」

香港人不也一樣?大家都住在壓迫的高樓裏,哪有閑情透過小窗戶看月光?月光也愈來愈不明顯了,維港兩岸的燈飾固然刺眼,燈紅酒綠的霓虹燈也更具誘惑。

叛逆少年變父子情濃

記者和黃玉龍都思念小時候的月光,「鄉下地方,一到夏天就在外面睡,舉目所見盡是點點繁星,但最耀眼的還是大大的月光。」都市人與月光疏遠了,但看到《昭》這個作品,都興奮莫名,這令黃玉龍很有成就感。

「這是很偶然和輕鬆的想法,事物本身很有規律,只要打破空間,讓它出現在不該在的空間裏,這個畫面就會很有意思。」月亮不再掛在半空,而出現在家裏成為燈飾,「我送一個月亮放在你們的家裏,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月亮,它雖然是冷冷的東西,但卻給我們帶來溫暖。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是,要你看到的跟真的一模一樣,給大家一個假象。」

他的作品中不少是穿連帽衞衣的hip hop人像雕塑,多以鋁、銅、陶瓷等物料所造,這輪明月卻用上混合物料。「現代人目前的狀態,只要用最簡單的想法做出來,反而能帶來更大共鳴,比看到這些(他指指其他雕塑)都強,大家都不用問,心裏都明白,這是很有成就感的。」黃玉龍的作品最大特點除了把中西文化結合外,還有濃厚的父子情,他坦言自己小時候非常叛逆,與父親更是互相仇視,直到去景德鎮陶瓷學院讀書,才逐漸成熟起來。

作品《佑》的靈感就是叛逆期過後,想起小時候與父親的生活點滴。「讀大學後我的狀態劇變,開始懂事,父親的態度也隨我的轉變而變,薑畢竟是老的辣。我大學畢業後第二年,他心臟病發,我突然覺得他老了,開始要去保護他。同時,我也想起小時候他的教導,雖然我當時很不理解,但他的領導令我有安全感。」

《佑》是典型的黃氏父子關係的反映,穿上衞衣的父親用手提着小孩的帽子,不像一般父母拉着小手。「父親的動作是糾正帽子,並不是一般的手牽手。」黃玉龍如今也有自己的兒子,他反思自己和兒子的父子情時,發現得到很多啟發,於是又有《初》這個作品,父親與兒子相對而立,父親低首看兒子,兒子則昂首相對,反映出父親向兒子學習的感覺。

景德小子北京捱出頭

「我在帶兒子的時候,發現他教我很多東西,比如對生命的反思,思考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有時候小孩子真的教我們很多,我們覺得自己在『練』他們,但到頭來是他們在『練』我們,這是我的最大感受。」的確,小孩子未被現實洗禮的純真,以及對世界的期待、理想,給逐漸迷失的成人帶來很多反思,重新尋找到我們的「初心」。

景德鎮是中國傳統陶瓷大鎮,黃玉龍當年帶着hip hop的叛逆心在那裏學習,這種傳統與反叛、中方與西方的衝擊,給他帶來很大轉變,學到了藝術的技巧,他畢業後一個人毛躁地跑到文化中心北京,尋找自己的藝術人生。黃玉龍先在北京六環外的藝廊打工,一個月1500元人民幣,在沒有暖氣的陋室裏捱了半年後投降,最後去市中心和朋友合租房子,對方是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他在對方身上學會忍耐和沉着。

「當時吃完一頓沒下一頓,但兩個人相互依靠,今天我吃他的,明天他吃我的,反而有了安全感。那半年很重要,也是最艱難和內心最掙扎的時期,不過我跟着他去美術學院看展覽,也認識很多朋友,對我的工作和事業幫助很大。加上我自己不怎麼計較,只要能賺到錢我就願意做,幫人家看半天攤賺個幾百也行,就算不賺錢也沒關係,畢竟自己沒有資本跟別人交換。」

吃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他覺得現在的中國藝術家機會比上一代多,但也面對更多生存的問題。「很多人說哪怕早生幾年,都不像現在困難。以前只要願意就能很輕鬆解決生存問題,當時房價不高,人們不追求買車,沒那麼多消費需求,現在什麼都貴。我們這些所謂藝術專業出來的,很多人都面臨改行。可是誰要做泥巴(雕塑)的呢?連個打印機都不會用!我們必須在生存和人生追求上,用自己的努力去平衡。」

黃玉龍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有自己的藝術工作室,也開了「懶龍Lazy Dragon」專賣店,把自己的作品推出市場。他的創作也曾在北京、上海、澳門、韓國等地展覽。「創作這個東西經驗愈多,頭腦風暴愈多,很多想法就隨之而來,這讓我很興奮。目前我的成果只是皮毛,藝術是我對人生的追求,現在才剛剛開始。」

他的作品很破格,比如保留傳統彌陀佛、羅漢的造型,但頭卻變成空洞的衞衣帽,「我是利用這些宗教人物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幾乎人人家裏都有一座,這些瓷器現在景德鎮還在做,大批大批的做,我覺得這些東西能做,但可以多一些思考。這些傳統的做法就像在吃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我們應該在前人留下的基礎上,再做一些創作。」

他寄語內地的藝術家活在資訊過於豐富的年代,更好要懂得如何去篩選,在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一味陶醉在熱熱鬧鬧之中,時間是很容易過去的。」眼前的黃玉龍沒有一點hip hop文化人的浮躁,更像老神在在的彌陀佛。

這次在香港的展覽吸引了葉童、鄺美雲、劉兆銘、李燦森等明星捧場,其中的作品《如》就是由劉兆銘取的名字,「我很喜歡這個名字,每個人看完我的作品有自己的想法,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撰文:吳雄

攝影:陳縱宇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