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
周日在佔領運動踏入第71日時,特首梁振英表示,預期在佔中後期人數愈少,「剩下來的人是會愈激烈的」,認為要有一個心理和行動上的準備,港府將在適當時候宣布金鐘清場日期。他預計,最終清場時會碰到激烈抵抗,呼籲仍在金鐘與銅鑼灣佔領區的青年人及學生盡快撤離。
警方已宣布今天在金鐘佔領區全力協助執達主任執行禁制令,並引用法律賦予警方的權力,開通受阻道路,而銅鑼灣佔領區也將在稍後清除障礙物,務求在聖誕佳節前「還路於民」,將香港回復佔中啟動前的面貌。
事實上,執行禁制令清除的對象是馬路的路障,但清場清除的對象則是清除障礙物外,也包括驅散甚至拘捕拒絕離開的佔領人士;因此,警方能否在本次金鐘和銅鑼灣「清障」行動中徹底地解決曠日持久的佔中運動,尚屬未知之數。
港府和警方早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清場,毋須借助於法庭禁制令去變相清場,佔中發起人戴耀廷亦多次承認這一點。梁振英以往一直不宣布全面清場,其中原因是不想造成學生受傷,也不想影響學生的前途。對此,他已多次呼籲在場佔領人士、尤其是青年學生盡快撤離,可謂仁至而義盡。但如果學生一意孤行,該執法仍要執法。香港始終是法治之都,不能因學生年輕就可胡作非為,因動機單純就可對他們網開一面。
梁振英面對三方壓力
梁振英處理佔中運動是受到了來自三方面的巨大壓力,梁振英如何在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運動中拿捏好分寸,將考驗他的政治智慧。
第一方面的壓力,來自佔中激進組織,他們不斷策動各種激烈行動挑釁警方並製造混亂,包括早前旺角連續兩晚的暴力衝擊、暴力衝擊立法會,以及最近的暴力圍攻政府總部,以不斷升級的暴力行動迫使港府清場,以便製造惡性的大規模流血衝突事件,意圖讓香港佔中重蹈1989年六四天安門清場的覆轍。
第二方面的壓力,來自受佔中影響的行業、市民和建制派。清平世界,朗朗乾坤,非法佔中者竟然可以霸佔香港交通要道逾70天,使各行各業和普羅市民受盡煎熬。受影響的行業和市民對佔中的怨氣已超過臨界點,建制派也頻頻發起請願和簽名行動,要求港府盡快清場。
第三方面的壓力,來自北京。中央對佔中的取態是「不退讓,不流血」,要做到這一點極不容易。六四天安門清場、2011年倫敦大騷亂、佔領華爾街運動清場,以至近日英國、美國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最終的清場行動都不可能不出現較大規模的衝突流血事件。
來自三方面的壓力,使梁振英對清場的態度十分審慎。但佔中行動延續了70多天,真正意義的全面清場是遲早的事。現在的問題是,「雙學」號召「佔旺」者到金鐘包圍政總後,改變了金鐘「佔鐘」人士的組成格局。「佔旺」人士來自三山五嶽,除了激進派組織,以至一些極端「港獨」組織外,還包括部分黑勢力,這些品流複雜的人聚集到金鐘,令「佔鐘」學生的處境變得更危險和更難以駕馭。
很明顯,勸喻和呼籲學生離場,或在最終清場時盡量減低對學生的傷害,這是梁振英清場最重要的的政治考量。前事不遠,後事之師,89年天安門事件,其實到最後學生已經準備撤離,但由於陳希同向上虛報情況,導致六四清場悲劇。為此,現在港府正在盡最大努力呼籲佔領人士、尤其是學生盡快撤離。由於最後「剩下來的人是會愈激烈的」,所以最終清場不可避免將出現激烈衝突和流血,但只要衝突和流血控制在盡可能縮小的程度,就可既令激進勢力和外部黑手期待佔中以大規模衝突流血爛尾收場的期待落空,也滿足了市民和北京依法結束佔中的願望。如果是這樣,梁振英處理佔中就可以說是相當成功了。
香江智滙主席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後佔中談政策、管治和發展的前提 |
上一篇: | 退場輸目何必計較 時間站在民主這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