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11月8日

劉百川

亞運佳績振人心 體育產業興經濟

2014年可說是香港運動員的豐收年,仁川亞運港隊勇奪6金12銀24銅一共42面獎牌;在隨後的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香港運動員成績更加輝煌,一共奪得10金15銀19銅等44面獎牌。本來,在佔領運動的惡劣氣氛下,我們的優秀運動員載譽回港(10月25日),應該帶來難得的喜氣,可惜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機場迎接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殘運)運動員返港時,竟拋出一句「運動界沒有任何經濟貢獻」,便把難得的喜氣吹掉了。

梁振英這句說話傷了很多人的心。幸而他很快便明白以這句話解釋政治均衡參與的精神並不適當,於是當天連夜發新聞稿澄清,星期二(10月28日)再借行政會議之便,在傳媒面前向體育界說「唔好意思」。

運動具龐大經濟價值

在香港,很多人會視運動設施和活動是政府為市民提供的一項服務,而忽略其潛在的經濟價值。其實,如果有適當的政策配合,政府與私營機構互動合作,運動不但可以團結國家及社會,更可以產生龐大的經濟能量。世界上這樣的盛事俯拾皆是: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盃足球賽、F1格蘭披治大賽、美國盃帆船賽、高爾夫球賽、溫布頓網球賽及國際馬拉松賽事等等,為體壇和廣大民眾帶來歡樂的同時,更創造巨大的經濟收益。

體育產業最少包括四大範疇:一、賽事主體,收入來源主要是門票、贊助和轉播;二、體育媒體,如ESPN和其他電視台、報章書刊及網站;三、體育用品,例如Nike、Adidas、New Balance和Puma等;四、體育場館,為民眾提供多樣化的有關服務。

全國體育產業訂下大計

歐盟於兩年前作了一個研究,根據當時全部27個成員國的資料,發現運動的直接及間接經濟效益佔歐盟整體生產增加總值的2.98%;同時,歐盟所有的職位總數,2.12%與運動有關。報告也指出,經濟愈強勁的經濟體,其運動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愈高、製造的職位更多【註】。

就在今年仁川亞運閉幕前兩天,國務院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發出文件,題為《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訂下目標,要在十年內(即2025年前)把體育產業總規模擴大至超過5萬億元。資料顯示,體育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林曾經表示,2012年中國體育產業的規模約為3000億元人民幣,佔GDP的比例為0.6%。

國務院這份文件的主題是要把體育產業化,通過市場機制將其經濟動力及效益發揚光大,成為推動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文件顯示,未來十年有六大工作:

一、為體育產業引入新體制,鼓勵體育場館專業化營運;

二、培育多元主體,鼓勵大型體育用品製造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扶植具有市場潛力的中小企業;

三、改善產業布局和結構,做到鞏固優秀項目之餘,還要為新項目找突破口,例如制訂冰雪運動規劃,把冰上運動發展起來;

四、促進融合發展,以體育設施為載體,推動體育與住宅、休閒和商業綜合發展;

五、鼓勵在城鎮化發展時,規劃建設體育設施,同時,打造具吸引力的國際賽事;

六、營造健身氛圍,鼓勵學校體育課外活動。

國務院的《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文件,是從國家整體利益及需要出發;香港作為國家一個特別行政區,文件的一些大原則甚具參考價值。

香港特區政府在康樂體育方面投放的資源不可謂不多。康樂文化事務署提供的康體場地共1795個,總面積達2360公頃;以全港人口718萬計算,人均面積達3.28平方米。在造就康體氛圍,功不可沒。此外,香港體育學院致力培育精英,成績斐然,有目共睹。然而,體育項目在香港卻未有形成熱潮,也未有引發出巨大的經濟能量,究其原因,是我們的體育運動主要靠政府推動,沒有鼓勵商界參與。由於沒有共同推動體育產業的誘因,商界難以積極投入資源,協助推動。

提供優惠鼓勵商界參與

在國家體育產業化的大氛圍下,香港可以在以下範疇下工夫:

一、加強各體育總會的企業管治:香港大部分體育總會主要依靠政府撥款,其運作比較保守,透明度不高,也難免存在山頭主義,這些都是構成產業化的障礙。

二、政府在政策及措施上須鼓勵商界參與:產業化能否成功的另一個最關鍵因素是如何吸引商界積極參與。這方面,政府應該參考國務院倡導的方法,用稅務優惠及在場地規劃上推出政策,鼓勵商界投放資源發展體育產業。香港地價高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如果沒有特別政策,商業機構很難承擔土地成本去推廣體育事業。

三、場館管理:政府的體育場館均由康文署人員管理,官僚人員固然有其嚴謹管理的優點,但難免缺乏市場觸覺及經濟誘因鼓勵創新和靈活的運作。如果要走產業化之路,場館管理亦必須市場化。

據聞爭議多年的啟德體育城,政府屬意向具備國際體育場館管理經驗的公司招手,期望吸納國際及市場經驗,為本地運動員提供優質設施之外,更致力舉辦各項國際賽,吸引更多市民及境外旅客參與,以達致可持續營運、成就體育產業化的願景。

大約兩個月後,行政長官會將宣讀2015年度《施政報告》。除了在仁川載譽歸來的香港優秀運動員充滿期望之外,整個體育界相信也希望知道特首將如何乘國家體育產業化之勢,制訂政策,以體育運動團結社會不同族群,同時吸納市場的力量,把香港的體育產業發揚光大。

持續智庫

【註】Stud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Sport to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the EU, Commission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Education & Culture, November 2012.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