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9日
一、危中有機是老掉大牙的「傳統智慧」,在中環可說無人不曉;不過,這句話的有效性不因淪為陳腔濫調而失效。最新的例子是源自西非的伊波拉病毒向外擴散(「伊波拉之父」倫大衞生及熱帶醫學院院長比奧特前天在本港指出,內地是感染伊波拉的高危地區),雖然令「全球恐慌」,有關國家都有「危機感」。然而,在這種人心惶惶的環境下,美國的「大種細菌玩具公司」(GIANTmicrobes),卻有「機」可乘,大發「災難財」,這家「細菌玩具專門店」的「毛公仔伊波拉」(Ebola Plush toy)已賣斷市!放大數萬倍的細菌玩具(暢銷的有大腸桿菌、床虱〔臭蟲〕等),外形非常恐怖,惟被視為「教育工具」,且為兒科醫生和「雙親專家」(Parenting Expert,教導如何為人父母的專業)推薦,生意不惡。但在五年前首度推出時,由於伊波拉病毒並無蔓延至非洲以外之象,美人居安不思危,沒有「危機感」,銷路平平,直至日前疫情「外流」,且有美國醫護人員「中招」,才突然掀起搶購潮……。
從美聯社這則本地媒體似未加注意的新聞,筆者想到當前未完未了的「雨傘運動」,由於引發有心人對香港前途的「危機感」,因此肯定為雨傘製造業帶來重大商機。在「遮擋」警方的催淚彈及胡椒噴霧時報廢的雨傘,不計其數,有待補充;加上了解雨傘有多功能而視之為必備之物者日多,雨傘銷情看漲、雨傘廠利潤看升,是順藤摸瓜的推測。
更重要的是,筆者以為「智能(智慧型)手機」的銷路會因這場「公民抗爭」活動而大幅增加。且看黃岳永和黃錦輝兩位資訊界翹楚在本報「科網人語」及「理財投資」專欄的話。「雨傘運動」何以會在「無計劃、無資源、無管理」的情況下達成驚人成果,參與人數遠高於預期,涉及的地點從金鐘擴大至旺角及銅鑼灣,各項安排及物資供應井然有序……。對政府而言,這一切是不容易理解的。何以能於極短時間內會聚集數以萬計的人群,那是「雨傘運動」的運動模式與IT的Agile Methodologies管理法吻合有以致之。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環境變化快速與需求難測的情況,而且可以邊做邊改,成本低於一般的傳統方法。大家在電視(或現場)看到一片星光閃閃的銀色海洋,是這批在八、九十後及千禧前出生的「數碼原居民」(Digital Natives)人手一機,在同一時間「開機」形成震撼人心的奇觀。這一世代的人,具喜愛交流及嚮往互動、充滿創意和樂於分享的「數碼文化特性」,在這場舉世驚嘆的「雨傘運動」中展露無遺。
二、由「數碼原居民」主導的抗爭活動,其組織者大多是青年人,他們在事件中把「智能電話」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情況,配合學民思潮骨幹成員理路清晰應對鏗鏘、學聯諸子與高官「對話」時,有條有理的陳述和滔滔雄辯,明顯地把那數位在「對話」中發言的建制精英比下去;後者絕非庸碌之輩,只是他們存有「上意不可違」、「龍顏不可犯」的封建思想,復有在英治時期「培養」出來那種得罪權力來源有礙仕途的忌憚,只有按照上級指引發言,認為要人大常委刪修政改框架不切實際、絕無可能……,在這種自縛手腳的局限下,他們只能照本宣科,重複一些早已眾所周知的老調。事實上,不僅位高祿厚的大官無法說服幾位後生小子,「抗爭老鬼」以至揭櫫「愛與和平佔中三子」,似缺乏「數碼原居民」對Agile Methodologies的深度認識(不然「佔中運動」便不會只佔中環外圍、整個運動亦不致失控)而難起領頭作用,是時候他們退居幕後讓「數碼原居民」站在台前了!佔領運動昨天滿月(警察亦換了冬裝),「佔中三子」中的「二子」戴耀廷和陳健民公開表示「快將」回校復教,不會天天在「佔領區」抗爭,日常運作將交由「兩學」(學聯及學民思潮)接手,是適時正確的決定。昨天本報報道「泛民(議員)擬擔綱與政府對話」,如果學聯認同此一建設性建議,不僅有利「對話」談出具體結果,且顯示在爭取「真普選」上人同此心的泛民黨派與學生的一致,為未來爭取合理政改凝聚力量!
「雨傘運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電光火石間凝聚了大批「佔領者」,是網絡滲透萬物(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成功,它在「雨傘運動」所起的作用,適足以反映「智能電話」的普及,而普及性以亞洲為最的事實。美國名作家艾息遜(W. Isaacson)在十月號《名利場》的長文〈無所不通〉(The Great Connectors),以具體數據描述「智能電話」在二○○八年開始平民化後對傳播知識(和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以其新功能之一是把水銀瀉地式的「意見表達」方法「完善化」。十月二十日Kernelmag.dot.com有專文分析「面(臉)書」對當前美國中期選舉的重要性,原來「面書」使用者迄今(不包括內地)已達十三多億,訊息流傳之快之廣,早出仍存「舊常態」思維者想像之外。「面書」的深入民間,解釋了為什麼「雨傘運動」能「迅速崛起」,且把當局殺個措手不及,令執政者十分狼狽。有友人因此指出「面書」令當權者大失「面子」,是精闢的見解。
「雨傘運動」於不動聲色間集結人群,盡顯網絡滲透萬物的功能,為紓減淡化其影響,與民意相逆的當權者在這方面肯定是要投入重大資源(而這種投資可能沒有經濟效益),那意味公私消費者對「智能電話」之類的新科技產品需求有增無已,為這一行業帶來無限商機,投資者應在其中找尋機會──如果時間拿捏得準,此中的收穫料遠遠大於「佔領」活動帶來的商業損失!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戴陳重執教鞭 運動方向難料 |
上一篇: | 行政立法已被拖垮 司法堡壘不容侵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