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9月30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大亂換回大治 還看政府取態

近年,建制派常有一個說法,就是香港必須先經大亂,方可大治。建制派中人指出,若香港不爆一次亂局,繼續只顧政治爭拗,不顧經濟及社會各方面發展,不會知道穩定的好處。言下之意,是「唔衰過,就唔識珍惜而家所有」。看這兩天香港的局面,確實愈來愈接近建制派口中的大亂。可是大亂過後,未必大治,除非有「大動作」。

今次政改,人大常委落下三道閘,確保特首選舉「百分百安全」、是中央可接受的「愛國愛港」人物。不過,中央的強硬,出乎港人意料之外,加上特區政府施政手腕同樣沒商沒量,為政總公民廣場落閘、強硬對待示威者,結果民怨終於在這兩天一併爆發。

如今示威遍及中環、金鐘、銅鑼灣、旺角,入夜時分前往聲援的市民愈來愈多,現場有如年宵市場般擠擁。政府催淚彈放過以後,昨天開始放軟姿態,改為出動談判專家勸喻群眾離開,又發聲明說防暴警察已撤走;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天又公布押後政改第二輪諮詢……但這一連串行動暫時無助解決問題。不少參加示威的市民都說,他們不是來撐佔中,而是反對警察前兩天對待學生與示威者的手段。

如何化解今次危機?沒有人看到出路,特區政府也顯得束手無策,身居政府要職的人也坦言,目前看不到有任何解決良方;何況示威者的要求已不斷提升,從要求對話、到要求政改三人組辭職、到要求特首請辭,令解決危機的機會更加渺茫。

不過,若形勢沒改善,當人數愈聚愈多,難保現時仍算和平有序的示威狀況可以長久維持,尤其是現時示威者是自發、沒組織、沒有人可以控制參加者,部分地區已開始龍蛇混雜,一旦有任何事觸發情緒,局勢必定更亂更失控。

建制派中人說大亂而後有大治,可是歷史可鑑,大亂後除非改朝換代,否則難求大治。今天,中央或特區政府可會願意採取「大動作」安撫民情?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