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6月27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不一樣的大學


這兩周,由於在一段短時間內集中聽到大學工作的種種方面,驟然感到,現在的大學,跟以前很不一樣,從行政、課程、教學、到學生組成、學生生活,都變化很大。讀者一定很有興趣。


今年是第二年組織夏令學院,主題是「明天的高等教育」,在香港與一班亞洲的高等教育領袖一起度過了一周,也因此邀請了校內各個部門的同事,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等於做了一個全校工作的閱覽。一同主持夏令計劃的一位美國同事說:「我在這大學工作了三十多年,現在覺得認不得自己的大學了!」的確,新的事情太多太多了。這裏先例舉數項。

驚回首,面目全非!

大學的領導結構變了。今年多了一位行政副校長,專責學術以外的行政工作;副校長本來是校長自己組成的內閣,現在是公開招聘了。

大學的行政部門變了。傳訊部門、籌款部門、國際關係部門、獨立於行政部門的審計機構、研究商品化部門、可持續發展辦公室、平等機會事務處……都是最近十五年裏面才出現的。

還有:財務處,現在叫「財政與企業管理處」;學生事務處,改為「學生發展與資源中心」;公關處,現在是「傳訊與公共事務處」。這些名稱的改變,都有很實質性的理由,都是近年才出現的變化。

教學,學生人人一部手提電腦,那是十五年以前開始的。那時候,講的是全校要設多少個網絡線接口,現在全校wifi當然不在話下。現在的課程,要是沒有上網的,學生會覺得很奇怪。醫學院十五年前開始實施「解題為本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學者類似的教學模式已經遍布全校。

這些都是出現了的變化,「驚回首」,已經面目全非。

但是與這些外國的學者、校長一起聽各個部門的介紹,好像是周遊各個部門,還是很多新鮮的事。有些也反映了香港高等教育的整體變化。

為學生,理所當然!

來夏令學院幫忙的一些外國專家,都盛讚香港的高等教育,盛產「世界級」大學。的確,雖然大家都說不要相信排名榜,但是香港八所公立院校,有五至六所進入全球頭200名,有二至三所進入全球頭50名。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是科研。而香港的科研,其實是1993年成立研究資助局才開步走的,不到二十年就進入先進行列,令西方(尤其是歐洲)大為驚訝;但也令周邊的發展中國家感到鼓舞,覺得他們也有希望。當知道香港的科研經費只有GDP的0.7%,我們不滿,他們卻感到可為。

課程改革。由於學制改革,大學課程增加了一年。各個學院非常有共識,這一年不是用來增加專業學習,而是增加公共課程,增加學生的知識經歷。夏令學院的學員,都覺得耳目一新:原來所謂知識,不光是為了就業的知識;即使為了就業,也不是一味鑽深。令他們更加印象深刻的是,課程改革背後的深刻的理念,改革過程的複雜,以及在改革過程中所投下的龐大人力資源。他們更加感覺到的,是對於學生學習的熱忱。老實說,他們不說,我們會覺得理所當然。

但是有些變化,是筆者自己也覺得,大學走過的路,不簡單。每次帶外人看「智華研習館」,是一個兩層6000呎的學習館(Learning Commons)。是一個專供學生學習的場所,有個人的座位(各式各樣的椅子),也有集體研習的房間。與圖書館不一樣,可以交談,可以打電話;要是需要寧靜工作,又可以到靜讀室(有中式、有西式)。

上網、打印、茶點,一應俱全。管理人員解釋說,一則我們的學生,家庭未必有適宜的學習環境;學生愈來愈多的集體作業,不容易找到地方;但是更重要的是,給了他們一個概念,學習是一件受到尊重的高尚行為。

象牙塔,漸成歷史!

圖書館,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四層之中,一整層也變了學習館;而且劃分區域,供不同的學習活動使用。不說不知道,圖書館印刷藏書300萬本,電子書籍卻有3.5百萬本,還不算其他的電子版學報、刊物。

現在的研究生,基本上不進圖書館,也可以借到大部分的書。令筆者吃驚的,也是很多同事都想不到的,是每位學生同時可以借書180冊(沒有寫錯,是壹佰捌拾冊)。圖書館員謔稱,所有的書都歸還,圖書館就會無法應付。

學生宿舍也變了。以前的舍堂還在,照樣盡量延續着古老的傳統。但是新的學院,有不一樣:大比例的研究生、大比例的外地生;而且每個學院都有一個主題——文化、媒體、環境——而且要與社區融合。大學不再「象牙塔」。

象牙塔的倒塌,還有學者的層面。除了愈來愈多的學者,有社會責任感,成為公共知識分子之外,制度上變化,也促進了大學與社會的交接與融合。

傳統的大學使命,是「研究、教學、服務」。最近幾年,「服務」轉成了「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意思是要把創造的知識輸送給社會。我們大學再進一步,創造了「知識交換」(knowledge exchange)的概念,而且計算到工作量、考績裏面,因此許多與社會交往的活動都得到了體制上的承認。純粹埋頭寫論文的學者,愈來愈少了。

衝破象牙塔,學生其實走得比學者要快。許多年前,就有學生自己組織到柬埔寨,幫助當地的學校;回來自己組織了一個NGO。後來又有學生到了加納、坦桑尼亞。

現在學生會屬下的類似的、倡議性的學生NGO,就有三十多個。於是有了後來全校性的服務性學習(Service Learning)、經驗性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也因而有了種種有關的捐贈(例如「何耀棣經驗性學習中心」)、助學金(例如「第一代大學生助學金」)、計劃(如Service 100)等等。

這次引起學院熱烈討論的是社會科學院的「全球公民」與「社會創新」計劃:每一位學生畢業之前,必須在國外參加過一個課程,也必須在香港內外參加過一項社會服務項目。象牙塔外的學習,已經制度化了。

今天的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很不一樣。他們需要有更大的能量,面對全面得多、複雜得多的學習經歷。否則,他們就難以承擔社會賦予他們的責任。而大學,也因此需要有大得多的能量,方能完成和發展自己的歷史使命。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